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关注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润泽学生心灵 盘艺进校园 学校短波 峰西社区民俗手工艺课堂 方寸藏书票 传递书墨香 谱智趣之曲 扬生命激情 在学校教学中推进传统文化教育

第3版:关注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关注
03

在学校教学中推进传统文化教育

□ 牟秋之 刘芳宇

省教育厅2015年下发《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要求在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过程中突出齐鲁文化内涵,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和学生生活。今年秋季学期,我省中小学全面启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如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如何建立起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的精神链条?潍坊市寒亭区高里街道西王庄小学在教育教学中注重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教育,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生活体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了思想、生活、学习三位一体的传统文化教育模式。

关注学生情感体验。西王庄小学低年级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为重点,开展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小学中高年级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的学习内容是“一年之计在于春”。针对此内容,学校设计了许多活动,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如“忙趁东风放纸鸢”、“和春风做游戏”等活动,激发学生与春风一起做游戏的兴趣,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接触大自然,了解有关春天的诗词与节日习俗,并借助古诗去感受春天的美好。而“风筝转,风筝飞”活动激发了学生制作风筝的兴趣,引导其了解风筝文化。还设计了“调查清明节的习俗”等实践活动,教师借用猜字谜、背古诗词、了解气象谚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小学中高年级结合教材,把传统文化的养分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并促使学生逐渐内化为良好道德品质。学习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组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一课时,学生组成几个活动小组,制定活动计划,开展猜字谜、写错别字调查报告等活动。学生们热情高涨,不仅了解了汉字的特点和发展历史,更加深了对汉字和传统文化的感情,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关注学生生活体验。学校将“孝亲、勤俭、自强、厚仁、贵和、好学”等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有机融入教材,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同学段有不同的侧重,并依据学生实际或学校德育活动需要重组教材。还可拓展延伸,开展第二课堂,鼓励学生走出去,融入社会,学以致用。如学校举行了“诵读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诗歌诵读比赛,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再如学校组织开展以“孝”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学校构建起“创设情景—诵读—提出问题—合作探究—课外拓展”的课堂教学模式。如在教学小学五年级上册《梅花魂》一课时,首先播放一段唯美的梅花视频,将学生带入情境,感受梅花之美;随后诵读课文内容,交流回忆外祖父的五件事,体会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让学生从人物的语言、动作以及外貌来体会外祖父的爱梅之情以及以梅花为寄托的中国情怀;最后出示现代诗《乡愁》,紧紧契合文章《梅花魂》,通过配乐朗读,使学生产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其蕴含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深度挖掘,全面提升人文素养,是为师者的责任与使命。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