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工作研究 由斯霞的开会原则谈学生的生命健康 欣赏评述下的审美教学 欣赏评述下的审美教学 品质课堂促进 师生共同发展 优化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引导学生课外阅读

第4版:工作研究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工作研究
04
【养成教育探讨】

如何引导学生课外阅读

□ 临沂第三实验小学金盾校区 范尊鹏 临沂北城小学 周广花

叶圣陶曾说过:“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这段话明示我们: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特别是养成阅读习惯,仅靠40分钟的阅读教学课是不够的,必须将阅读延伸到课外。如何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呢?

激发阅读兴趣

激发阅读兴趣是让学生养成自觉读书习惯的首要条件。从目前状况看,大多数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他们宁愿每天花两小时看电视,也不愿花30分钟看书。这是我们现在教育的危机。对许多学生来说,学习阅读是一个缓慢、困难的过程。教师应告诉学生,书中的知识能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明白书对于我们是多么重要。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应引导学生把追求真、善、美,追求文明、高雅境界作为自己的内在需要。

推荐阅读内容

从学生的好奇心入手推荐读物。小学生处于知识渴求期,他们对社会、大自然等未知的领域充满好奇,每天有许许多多的“为什么”提出。教师要对学生所需阅读的课外材料划定范围,列出书目,并加以分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在不同的年龄段有所侧重。

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推荐读物。如今的学生对一些“另类”的作品兴趣很浓。有家长焦虑地问:“孩子整天看脑筋急转弯或笑话集,如何是好?”笔者认为,这没什么不好,说明学生喜欢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放松一下自己。但是,如果我们把更睿智的《伊索寓言》和妙语连珠的《阿凡提的故事》等介绍给他们,不是正合时机吗?

搜集与阅读结合,从学生喜欢的故事入手推荐读物。教师应善于抓住时机,及时指导学生阅读名著名篇。前一段时期,笔者发现学生们在收集一些画片,如《西游记》中的神怪、《水浒传》中的一百单八将、《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或战斗场面等等,于是先让他们说说画中的故事,然后引导他们去看《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结果,许多学生被生动曲折、引人入胜的情节吸引。可见,将收集与阅读结合起来,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实用与学习相结合,即选择实用性强的书信、日记、读书笔记、通讯、板报稿、会议记录等供学生阅读,并为其提供实践机会,进而鼓励学生主动地在适合的情境中运用。学生通过阅读有关书籍,提高书写的能力。

教给阅读方法

泛读与精读结合。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采取浏览法,即“随便翻翻”,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或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以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对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要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像人吃东西那样,经过细嚼慢咽,才能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

拿起笔来读书法。要求学生会用阅读中的圈点勾画,即用相关的符号在书或文章上记录自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学会运用不同符号分别标示重点词句、疑难困惑、偏差错误等。赏析性阅读,学会边读边作批注,即在文章旁边写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鼓励学生把名言警句、精彩片断、佳词妙句等写在卡片上,以便随身携带,随时翻阅背诵。

探究性阅读法。如果学生在阅读时仅仅是阅读,甚至是背下来,但不进行思考,这样的阅读是纯粹的阅读,谈不上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也就不能把书本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知识。教师应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设疑善问、熟读精思、理解感悟。还可以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讨论。阅读之后的讨论,有助于学生的交流,有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探求能力的提高,更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同时,讨论也是净化心灵、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途径之一。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