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劝学辨析
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宝库中,劝学是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单是有文字记载的劝学名言、名诗和名篇就有孔子的系列言论、荀子《劝学》、孙权《劝学》、颜真卿《劝学》、宋真宗《劝学篇》,以及司马迁、班固、陆游、苏轼等大家的有关著述。
古人为何劝学?究其动机,不外乎正、反两个方面。正者,古之典籍、诗词歌赋、论文散文、碑文石刻、神话传说、家训书札、轶闻趣事,凝聚先贤智慧,承载中华文明,不学无以通古今、明事理、晓大义、承血脉。子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寥寥数语精辟概括了学习的重要性。反者,历朝历代总有目不识丁者、愚昧无知者、不学无术者,甚至有“圣人门前文盲多”的现象。为此,无数先贤痛心疾首,赋诗为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苦苦劝学。
古人劝学,劝了些什么?概言之,有“四劝”。
一劝读书之必要。班固在《汉书•董仲舒传》中劝曰:“常玉不琢,不成文章。君子不学,不成其德。”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劝曰:“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字经》中劝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这些古人均劝读书之必要。
二劝学无止境。最典型者,乃荀子的《劝学》。荀子在该文中旁征博引,以物托情,以事喻理,气象万千,深入浅出,言之凿凿。他谆谆告诫人们:“学不可以已”,“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苏轼在《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中写道:“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两句诗行,字字真言;学无止境,充溢诗中。
三劝如何学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时习”、“博学慎思”、“温故知新”,学习之道,精辟概括。
四劝发愤读书。颜真卿的《劝学》诗曰:“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荀子曰:“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刘向曰:“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韩愈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四位大师,或诗或文,教诲人们发愤读书。这些诗文情真意切,掷地有声,发人深省。
古人劝学,意欲何为?我以为,大有深究之必要。总的来看,劝人读书,意在广采博取,开阔视野,增长才干,修身养性,完善自我,奉献苍生。此类劝学,值得称道。
但是,也有名家误导。最典型者,莫过孔子。孔子劝学,意欲何为,是很矛盾的,既有正面引导,也有谬误偏见。他反复鼓吹的“学而优则仕”,误导读书人追求狭隘功利,自觉不自觉地迎合了封建统治者所谓“以科入仕”、金榜题名、光宗耀祖、荣华富贵的政治图谋。残酷的现实是,走通此道者是凤毛麟角,绝大多数人梦断科场,下场悲惨,空耗毕生才思和心血。
最可恶者乃宋真宗。这个风流、腐败的皇帝出于统治阶级的险恶用心,竟把功利主义读书推向了极致。他在《劝学篇》中亦赤裸裸地鼓吹“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车马多如簇”。为无数追名逐利、鬼迷心窍的书呆子描绘了一种极富诱惑力的虚拟世界,似乎在那么冰冷的书籍和枯燥的字行里真的存在着亭台楼阁、锦衣玉食、宝马香车、玉人佳丽。这是天大的骗局。无数人陷入骗局,执迷不悟,误入歧途而不返,碰得头破血流,直到“黄金屋”变成破茅舍,“颜如玉”变成“糟糠妻”。这真可悲。
中华文化于精华荟萃中掺杂着些许糟粕,于光芒四射中裹挟者几片阴霾。日有斑驳,月有晕环,白璧有瑕,金无足赤,任何民族的文化中都不可避免地留有遗憾。在大兴读书之风、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的今天,我们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审视的目光看待我们的民族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古为今用。这对于劝学今人、健康读书、创造现代文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