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 用心办好党和人民满意的教育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报告进一步强调了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赋予了教育工作在现代化建设中肩负的重大使命,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备受鼓舞,更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切实增强责任担当意识,奋力推进教育改革发展,使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一要切实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教育事业是党的事业。必须坚持以党建为统领,把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实到机关和各级各类学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继续深化德育综合改革,积极构建具有莱芜特色的一体化德育课程体系,打造一批德育精品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要持续推进教育公平,补齐教育短板。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重中之重是解决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农村教育发展不充分的问题。要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振兴农村教育,大力提高农村学校建设和内配水平,彻底解决城区中小学大班额问题,进一步改善城乡学校办学条件,推进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办好学前教育,制定好全市幼儿园建设规划,新建、改扩建一批幼儿园,改善、提升一批幼儿园,扎实开展办园行为专项整治,提高保教质量。办好特殊教育,进一步完善集中教育、随班就读、送教服务“三位一体”的特殊教育模式,更好保障残疾儿童基本受教育权利。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进一步深化中考招生制度改革,落实高中招生自主权,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培养适合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同时,健全学生资助制度,逐步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三要深化教育改革,提高育人质量。现在的学生是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立足时代,面向未来,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入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将顺应科技进步潮流,引导学校广泛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我们将顺应现代化建设需要,进一步改革课堂、课程和教学,加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化实施和校本课程开发,开好音体美及实验类、技术类、实践类课程,锻造学生的意志和品质,突出培育学生的学习力、创新力、领导力,培养高素质人才。我们将顺应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探索实施分层次、个性化、多样化的教育,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我们将积极应对高考改革,指导各高中学校有针对性地搞好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努力让更多的莱芜学子考入理想的大学。
四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育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首位,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施教,牢固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努力争做“四有”好老师,更好地担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要加强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更加重视名校长和名师的培养和使用,努力为他们脱颖而出创造有利条件,使他们成为教学的排头兵、教改的领头雁,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动、辐射和导向作用,依靠他们创造莱芜教育的未来。要深入推进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和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逐步提高教师待遇,努力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人人尽展其才、好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五要抓好校园安全,确保校园安全稳定。继续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落实校园安全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抓好安全教育平台应用和“1530”安全教育制度落实。落实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演练制度,增强安全教育、演练的实效性。扎实做好校车安全管理工作。落实校车联席会议工作机制,积极与公安、交通等相关部门协调,确保全市校车安全运行。同时,积极探索城区学校助学公交运行办法,缓解城区学校上下学交通压力,维护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深入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专项整治活动,努力为学校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强化网络舆情引导,积极回应群众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发展舆论环境。
新时代肩负新使命,新时代当有新作为。莱芜市教育系统将进一步抓好十九大精神的学习贯彻,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奋力前行,努力作出无愧于新时代的新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