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基础教育 科学课程:以探究为核心精心设计实验 红领巾,我为你骄傲 图片新闻 用爱与智慧守望学生成长 三把钥匙开心锁  在语文教学中教学生做人  “红领巾银行”存进学生的幸福快乐 校园短波

第5版:基础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基础教育
05
【素质教育在课堂】

在语文教学中教学生做人

□ 李丽 王金华

“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这是叶圣陶先生的至理名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让语文教学触及学生的心灵,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小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良好行为习惯教育的最佳时期。小学语文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儿童,他们的弱点是知识面窄、贪玩、好动,其优点是心灵纯洁、好表现、喜问、喜听、争强好胜。鉴于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优点,把课上得主动、形象、有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课程的内容进行详细的安排,以课本的原有知识为前提,对其中的德育内容进行生动的讲解,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纠正自己在道德认知方面的缺陷。例如,在讲解课文《文成公主进藏》的背景时,教师可以添加一些德育的内容。文成公主进藏时的情况,如今的学生无法体验。如果教师先详细叙述唐朝和周边游牧民族的相处模式,那么学生就可以客观分析当时汉藏之间的微妙关系,理解祥和的生活是当时人们的共同愿望,明白整个事件的历史意义。如此一来,就可以提高学生对民族团结的了解,更好地理解“联姻事件”产生的原因和意义,然后回到课本中。这样做,既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独特现象,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在语文课外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之一。语文课外活动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受到熏陶。德育活动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并且要有层次性和针对性。例如,低年级学生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的时期,他们的行为富有模仿性。所以开展课外活动要选择良好的榜样,以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积极进取精神、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感。高年级学生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时期,其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逐渐成熟,独立判断能力也增强了。教师要根据这些特点组织语文课外活动,如举办朗诵会、演讲会、辩论会、故事会,建立兴趣小组、文学社团等。这些活动形式新颖,很受学生欢迎。通过这些举措渗透品德教育,把语文能力训练与品德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德育于语文课外活动中。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净化学生心灵的过程。教师要充分理解语文教学的性质,深入学习课程标准,认真研究教材编排体系,深挖文章中的思想教育点,让德育切实渗透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只有这样,语文教学和德育才能水乳交融、齐头并进。

(作者单位:荣成市寻山街道中心完小)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