绷紧校园安全弦 筑牢校园安全墙
近年来,中小学生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诸如交通事故、食物中毒、游泳溺水、轻生自杀等。要想减少和避免这些事故的发生,学校、家庭、社会和政府相关部门应同心协力,建立有效的学校安全工作机制,形成合力,切实提升学校安全工作水平。
学校出现安全问题的原因
安全意识比较淡薄。一些中小学校校长对安全工作存有侥幸心理,缺乏预见性,对安全隐患不够重视,没有切实可行的预警措施,出了问题才想方设法去补救,有的甚至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而不择手段、欺下瞒上、弄虚作假。
安全管理流于形式。一些中小学校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或管理不到位、制度不落实,缺乏有效的督查机制,往往出了问题才去追查原因。学校没有将安全工作纳入学校领导、教师的绩效考核,从而使责任人只重教育教学业绩而轻视甚至忽视安全工作。
安全教育存在偏差。一些中小学校为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只强调纪律和规章,要求学生做到令行禁止,没有把安全教育纳入教育教学中,没有从根本上使学生树立自身安全防御意识,没有教会学生必要的安全防护知识和技能。因此,许多学生遇到危险时,不知道逃生自救的办法,不知道如何使用消防器材,不知道电路着火时应该怎么办。由于学校安全教育内容的片面性,由于学生安全知识技能的缺乏,导致更多安全事故的发生。
学校设施存在隐患。现在不少农村中小学校的设施都是“普九”时兴建的。时过境迁,有些设施设备老化、楼道过窄、墙体剥落、围墙倒塌,尤其是体育器械损坏严重。这些如得不到及时修复,会成为校园的安全隐患。
学校加强安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要提高安全意识。人们常说,居安思危,“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学校领导要时刻如履薄冰,树立安全意识,消除安全隐患,切忌马马虎虎敷衍了事。一是成立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二是与班主任、科任教师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三是加大教育投入,加紧改造危房,为学校的安全工作提供有效、可靠的硬件保障。
要加强宣传教育。从已发生的意外伤害来看,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由校园设施如教学楼、实验室、厕所、围墙等存在的隐患造成的。二是火灾事故、食物中毒等。三是由正常的社会实践和文体活动造成的。四是校外人员对学生的非法侵害。五是有的教师不讲职业道德,对学生进行体罚或性侵害。对这些情况,学校领导应当与教师一道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明白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让学生学会珍惜和尊重自己、他人的生命;要建立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安全教育网,让社会担负起安全教育的监督责任;教育部门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社会对处在危险中的孩子,以及留守儿童、单亲子女、独生子女等应多些关怀和帮助。此外,学校可给学生发放《安全知识读本》,介绍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常识,教给学生一些预防和应付危险的方法。
学校可以收集一些安全事故案例,认真进行前瞻性预防研究,联系本校的具体情况,找出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隐患和漏洞。如经常对校园内的体育器材、化学药品、锅炉、楼道、校舍房屋、围墙校门、饮水设施、食品卫生、活动场地进行检查。要建立安全台账和安全应对预案,充分发挥全体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自觉参与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同时要联系当地公安机关严厉打击校园滋事行为,排除外来隐患,为减少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提供优良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