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访让家校沟通更顺畅
俗话说:“情感是教育的桥梁。”家访是学校教育的延续,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和班风建设的重要途径与有效方法。现在,家校联系的方式有很多,如电话、微信、互联网等。可是,为什么学校一再强调教师要与家长面对面地交流呢?这是因为,当教师踏上家访之路时,才能真正体会到打电话、发微信等手段所不能产生的作用。从教多年来,笔者一直担任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我认为,班主任要想和家长沟通得顺畅,在家访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向家长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与未来,每位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强烈愿望。所以,家长最看重的还是孩子在学习中取得的成果。学习成果是孩子学习进步的重要表现之一,它包括孩子学到的知识、本领和技能。在学习生活中,孩子一旦得到家长的赏识、肯定,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满足感,从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
古语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班主任要努力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并且让家长看到孩子在学校里取得的点滴进步;要抓住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的时机,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以促使家长理解班主任,支持学校教育工作。
二、与家长谈话时要真诚,不要流露出虚情假意
家访是一种情感的沟通,是家校双方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进行的。尊重家长,真诚地为家长着想,从情感上沟通,做到换位思考,是班主任家访成功的前提。希望学生在学习生活上不断进步,是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心愿。因此,班主任在家访时应带着真诚之心,把家长当成自己的亲朋好友,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
在家访中,班主任说话要谦虚谨慎,态度要和蔼可亲,举止要文明优雅;要熟悉学生的家庭情况,了解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方式对孩子学习和成长的影响。同时,要向家长介绍学生的在校表现,共同制定教育孩子的方案。在互动交流中,要力争让家长感受到学校对孩子的关心,让家长明白教师同样殷切期待学生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三、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具有启迪性、个别性、终身性的特点。它对孩子的身体发育、知识获得、能力培养、品德陶冶、个性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与学生家长加强合作,同心协力,携手育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家长的家教观念决定着家庭教育的走向。班主任比大多数家长的文化程度高,更熟悉教育规律和教育手段。所以在家访时,班主任要向家长传授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方法和手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还要积极鼓励家长阅读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文章,让家长学会用先进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
(作者单位:滕州市南沙河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