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关注

第3版:关注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关注
03

读好书,写好字,做好人

——临沂杏园小学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掠影

□ 本报通讯员 李顺 梁士国 李莉

“在杏园小学上学,孩子是幸福的,家长是幸运的。”一位家长说,“因为孩子在这里能够学习很多国学经典,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孩子们很喜欢。”

临沂杏园小学非常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有机融合,秉承“享受成长快乐”的办学理念,立足“读好书、写好字、做好人”的教育目标,围绕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行探索。

读好书•吟经诵典蕴养才气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夫孝,德之本也……”早读时间,杏园小学教室里会响起朗朗的读书声。临沂杏园小学精选《大学》、《论语》等6部经典和240多首古诗编制了一套《杏园国学经典读本》。按照先蒙学、后经学、间以诗词的顺序逐步推进,强调诵读遍数,注重自然成诵。学校定期举办杏园古诗文诵读大赛、杏园国学小名士评选等活动,推动学生自发学习国学经典。同时,为了加强古诗文吟诵教育的培训和推广,学校成立了子衿国学社。每周二下午的国学吟诵课成为学生们最期盼的时刻,他们抑扬顿挫、字正腔圆地吟诵,学得不亦乐乎。

写好字•运笔挥毫涵养灵气

杏园小学另一项主打课程是学写毛笔字。该校书法教师纪尊义说:“古代教育特别重视写毛笔字,因为书法不但是一门传统艺术,更是一种修养身心的方式。所以,我们提出了‘写字修身、翰墨育人’的书法教学理念。”为了真正落实这一理念,学校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三到六年级每周上一节书法正课,每学期进行一次书法教学检评,每年举办一次书法艺术节,成立了两个书法兴趣社团。目前,学校书法教学在师资、场地、教材、课程、培训、评价等方面逐步完善,一大批学生在各级各类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系统的书法教育不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高雅的艺术素质,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耐心、定力和静气。

做好人•敦品立德修养正气

每一位走进杏园小学的人都会发现,杏园小学的学生见到师长都会有礼貌地问好。该校校长王德君说:“传统文化教育要落地,真正影响学生的品德、思想和行为,让学生的好品德在平时的言谈举止中自然地呈现出来。”学校依托重大传统节日开发了传统美德系列课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做人、学做事;完善和升级传统美德系列课程,推出“养正主题月”活动:三月“善德美行”,四月“连根养根”,五月“孝亲尊长”,六月“童心同乐”,九月“亲师敬学”,十月“家国天下”,十一月“知恩报恩”,十二月“热爱生命”;每月围绕一个节日,聚焦一项美德,开展全方位、立体式、主题化的系列德育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入脑入心,让“立德树人”真正落地生根。

道传而心统,文弘则风化。学校通过这些传统文化课程的开发和活动的开展,拉近了传统文化与学生的距离,先后被评为“临沂市优秀传统文化与国学经典教育实验学校”、“山东省传统文化体验教育实验学校”、“教育部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