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博览

第8版:教育博览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博览
08

福州为18岁以上学生建诚信档案

□ 邵玉姿

近日,福州市下发《学生信用管理制度(试行)》,要求市学校(含普通高级中学、中等职业中学、市属高校)应为18周岁以上的在校学生建立信用评价档案,记录学生学习诚信状况、经济诚信状况、生活诚信状况和关于诚信的突出正面信息及违规违纪等负面信息等。

学习诚信状况包括学生参加高中生学业水平考试、高考及高校考试等,是否诚实守信、遵守考场规定,报考信息及加分照顾等信息是否真实准确。另外,学生是否有论文或科研成果造假等学术诚信负面信息。生活诚信状况包括学生遵守校规校纪与各项教育管理规定、文明行为、参加集体活动等方面的诚信状况。经济诚信状况包括学生缴纳代办费等诚信状况,主要考察是否存在恶意欠费事实,即具备缴纳学杂费能力,但在学校规定时间内无任何正当理由拒绝缴费,且未向学校提交缓交学杂费申请。同时,该状况还将记录学生申请各类助学贷款、在校救济补助状况,主要考察个人提供的申请信息是否真实、全面,有无欺诈、隐瞒真实情况;救济补助金的使用是否存在严重不当事实。

根据规定,学校在学生评先评优、奖学金发放、毕业升学、免试保送、推荐工作等方面要考量学生的诚信表现,并作为重要考察条件。学生综合档案、毕业鉴定、高中综合素质评定等应体现学生在校期间的诚信表现,并做出相应评价鉴定。

学校还将结合本校实际,对获得重要诚信荣誉、具有重大诚信表现、在师生乃至全社会形成正面影响的学生给予表彰、奖励,对学生的不诚信行为区分性质分别给予教育、批评及处分。

(摘自2018年1月10日《福建日报》)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