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新闻 图片新闻 山大获八项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列全国第七 济南建立部门协作共享机制确保学校食品公共卫生安全 莘县挖掘地方资源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青岛市北区中小学转学业务网上办理让家长“零跑腿” 简 讯  宁阳县各学校紧贴时代脉搏开展学雷锋活动 不挣学生一分钱!

第2版:新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新闻
02

山大获八项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列全国第七

本报讯(记者 孙荣光)近日,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公布了2017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的授奖决定。山东大学以第一完成单位共获得7项奖励,其中,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此外,山东大学作为合作单位还获得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奖总数位列全国高校第七。

获奖项目中,基础医学院马春红教授等完成的“乙肝病毒及免疫微环境参与慢性炎症和恶性转化的机制研究”和生命科学学院张玉忠教授等完成的“海洋极端环境细菌的生命特征及环境适应机理”获自然科学一等奖。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宝玉教授等完成的“复合高分子絮凝剂的絮凝行为和作用机制研究”、附属省立医院董波教授等完成的“RAS系统新成员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及意义”获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土建与水利学院崔新壮教授等完成的“黄泛区粉土路基修建成套技术与应用”、齐鲁医院钟敬泉教授等完成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发病基础和临床研究”、齐鲁医院卜培莉教授等完成的“高血压及相关因素在心血管重构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转化研究”、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黄理辉副教授参与完成的“产业聚集区入湖河口水质保障关键技术及应用”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马春红教授及其课题组自2002年起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面上项目及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的支撑下,以我国高发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为研究模型,发现了感染因素调控免疫检查点介导免疫耗竭、诱导慢性炎症重塑免疫微环境以及打破细胞生死平衡导致恶性转化的新基因和新通路,揭示了感染因素和免疫微环境相互作用介导炎癌转化的分子机制,为肿瘤的诊断及干预靶点研究开拓了新领域。

深海环境极端,但仍生存着大量的微生物资源,是深海生态系统的最主要类群,在长期的适应与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生命特征和环境适应机制,并对全球物质循环和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张玉忠教授带领的团队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下,历时17年,勘探获得了大量深海菌株资源,鉴定了一系列细菌新种、新属,提出了原核微生物“属”的量化分类标准,系统揭示了深海极端环境下细菌独特的生命特征及其环境适应的生理、遗传和生化机制,揭示了深海细菌重要功能蛋白酶折叠和自催化成熟等生命过程的分子机制,系统揭示了海洋细菌胞外、胞内酶参与海洋重要有机碳、氮、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过程与分子机制。

据了解,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分设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和青年科学奖,面向全国高等院校,每年评审一次。2017年授奖项目共319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18项,二等奖192项,青年科学奖8人。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