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与困境
——一个大学生的国学经典研学感悟
2017年8月5~10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国学研究中心在曲阜市举办的第36期“国学经典教育”专题研修班,聆听了当代国学经典研究领域权威专家所作的报告,并通过采访、游学、讨论、交流,了解了当下我国国学教育的现状,对于国学经典的魅力与国学经典教育的现实困境有了较为清晰和深刻的认识。
历时6天,我先后聆听了5场高端的国学经典导学报告。诸位教授专家们以其渊博的学识、厚重的底蕴和浓郁的国学情怀,为与会者呈现了国学经典的魅力和价值。
然而,在参与研修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当下我国国学经典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首先,此次参加研修的部分教师虽然都有一定的国学功底,并且在参加研修班以前经过了所在市教育主管部门的考核,但是在熟练诵读“四书五经”上仍有一定的难度。同时,他们对于国学经典的认识也仅仅限于平常所教语文课本上的那几句话(如《论语十则》),而且对每句话的理解还停留在最浅显的应对考试用的文言文翻译上。这说明,很多语文教师的国学素养仍然很薄弱。
其次,面对教授的讲解,很多中小学教师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想知道经典的每句话应该怎样理解,而不去思考教授为何这样理解;只想知道什么样的国学教育是好的,而不想知道为什么这样好;只想照搬别人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而不结合当地实际思考怎样做才能适合自己的学生。
最后,教师们对于此次国学经典教育研修的态度也不尽相同。在短短的6天研修期间,只有一部分中小学教师能够全程跟下来,并且认真思考、积极交流;大部分教师由于功底不足、不求上进,以致无法跟上教授们的讲课节奏。其实,教授们了解中小学教师的实际情况,因而在作报告时都尽最大努力,争取让他们听懂。即使这样,仍然有一些中小学教师表示听不懂,最后放弃研修;甚至有的教师以各种借口离开研修班,外出旅游。这说明,一部分中小学教师对传统的国学经典仍然没有敬畏、尊敬之心。我认为,这样的教师很难把国学经典中蕴含的学问传授给学生。
尽管现在中小学教育改革已经大幅增加了古诗文和国学经典的内容,但很多教师仍然只把国学经典教育当作一门可有可无的选修课,他们上课的目的纯粹是应付考试。在课堂上,有些教师把每个字拆成一个个知识点,并告诉学生“只要这么写,就能在考试中得高分”;至于为什么这样写,他们并不知道,也不想知道。笔者这样说,并不是否定或者批评当代学校教育。现在,我国中小学教育模式仍然来自于西方对自然科学知识的讲解。然而,真正的国学经典是不能拆开来学习的,就如同我们读书时不能断章取义一样。对于经典的理解,我们要结合前后文之间的联系,再把经典放到当时孔子所处的社会环境里进行思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从经典中获得一些感悟。要想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敬畏国学,尊重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思想智慧,而不能仅仅把经典看作一本考试资料或者一件“提分神器”。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创造力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不仅体现在创新创业、科技发明创造上,还体现在对于经典的理解上。只有让学生在读经典时不被条条框框束缚住,让他们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不断思考圣人所说的这些话背后的哲理,才能更好地将经典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和修养,真正成为一个对个人、社会和国家都有所贡献的“正人君子”。这就是所谓的“学而时习之”。
对我而言,这次社会实践是一段很好的经历。我既有收获,也有疑惑。如今,我对未来的人生道路有了一种更加明确的认识,对学校、对社会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国学教育研究既是当代教育学的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又是一条漫长而无比艰辛的道路。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先把自己的国学基础搞得更加扎实,再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当前的学校教育,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国家的未来发展趋势。
在与诸位教授的交流中,我发现,他们对于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号召感到由衷的高兴。与此同时,他们也看到了国学经典教育面临的很多问题,并为此感到深深的担忧。由此看来,未来国学经典教育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