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读书 红梅 《目送》:你和风景的单独约会 读书赏春 把抱怨换成希望 教师书架 报刊亭去哪儿了 悠然看世界 怡然品人生

第8版:读书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读书
08

报刊亭去哪儿了

□ 晓晓

我接连在报纸上发表了几篇文章。客气的编辑倒是事先通知了,却不再寄样报。我想:既有本地的小报,也有全国知名的大报,报刊亭一定有卖的。于是,我就兴冲冲地走到大街上去找报刊亭。没想到,经过接近半天的寻找,我的收获竟是一场空!报刊亭去哪儿了呢?

我身在高新区,就以所在地为核心,呈辐射状向外搜索。先是高新区范畴,一个报刊亭也没有。好不容易看到几个貌似报刊亭的亭子,却门窗紧闭,也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高新区主要是企业集中地,这是可以理解的。

再去政务区,那可是一个城市的政治文化中心,一幢幢大楼气宇轩昂,马路宽阔,花木繁茂,绝对的现代气派,富有都市气息,但是看不到、找不到一个报刊亭。

再拓宽范围,去一些居民小区转,包括以前时常光顾的长江路沿线。一个个小区富丽堂皇,华服穿梭,车流汹涌。好不容易发现了两个报刊亭,却只见到可怜的几份报纸加上十来本杂志,最主要的售卖品是饮料、香烟。长江路沿线,变化大,路宽了,车多了,楼高了,店铺辉煌了,原先的报刊亭却不见了。

我真的郁闷了。报刊亭去哪儿了呢?

我对报刊亭有很深的感情。当年,我喜欢上阅读和写作以后,因为囊中羞涩,只能经常到报刊亭去寻找营养之源。无论发现一本喜欢的杂志,还是看到报纸副刊的一个投稿邮箱,都欣喜若狂。对于实在不忍放手的报刊,就狠心掏钱买下;可以将就的,就翻阅一会儿,拿出纸笔抄写下来,即使受点白眼,我也心满意足。

待到作品全国各地报刊上开花,我突然发现自己的拙作就在报刊亭售卖的报刊之中,那份洋洋自得的心情难以用语言来表达。我有意泄露出去,引来热辣辣的目光,心里很受用。清贫的日子照进了一缕温暖的阳光,可以让我兴奋好几天。

渐渐地,发表作品已不足为奇,在网络世界里搜罗相关信息也更为容易和方便。但是,只要我举步上街,报刊亭就是必去的地方。这成了习惯。即使出差到外地,也是如此;不买上几本杂志,那一趟便失去了意义。我把一个地方报刊亭的多寡看作该地文化气息是否浓郁的象征。

小小的报刊亭不占多大的地方,只要有道路、街巷或者楼群的一角足矣。它可以不显眼,可以不张扬,就好比满世界人群中的几个喜欢文字的人,存在就好。它好歹也是文化的符号之一,不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销声匿迹。可是,我寻找报刊亭的经历和结果确凿无疑地告诉我:与书店的命运相类似,报刊亭日渐没落了,没落得令人伤感和痛惜。

的确,随着网络的普及、手机的泛滥,阅读已不仅仅局限于纸质的书报。就载体而言,无可厚非。更何况,科技发达了,传播渠道和途径更多了。但就阅读本身而言,分明呈现出深与浅的问题。试问:有多少人能通过网络和手机深入文字中,像捧读书刊一样,仔细地品味和诵读?报刊那墨香浸泡的本身就是阅读之味。网络是丰富、斑斓的,吸引视线的不只是文字。同时,文字也更多地体现为一目了然的信息。读者一扫而过,谈何深度阅读?

而手机则越来越像小型电脑,除了有基本的通话功能之外,还有短信、微信、QQ、拍照、电子书、浏览网页等。那些俯拾皆是的埋首于手机的人,有几个是阅读者?

在城市越来越多、越来越繁华的当今,可否给报刊亭一个立足之地?让满城飘洒一点书报的墨香,安抚一下人们浮躁的心,冲抵一下金钱的诱惑。

细节里见文化,报刊亭可为例证。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