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山东省高考综合改革专号 行稳致远 力促公平 高考招生制度的一次综合、系统、全面的改革 高职院校在高考综合改革中应有所作为 把握高考改革机遇 积极拓展教育空间 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的教研工作转型 高考综合改革为新时代注入新动能

第8版:高考综合改革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高考综合改革
08

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的教研工作转型

□ 威海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高中室主任 王玉洁

近日,我省颁布了《山东省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这标志着继上海、浙江之后,山东省作为第二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正式进入了改革的实质阶段。

本轮改革把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前置,课程标准的修订紧随其后,意在发挥高考评价的正确引领作用,带动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素质教育。高考综合改革和新课标对课程实施的导向在于:课程设置的选择性、学科核心素养的凝练以及学业质量标准的制定。教研部门作为教学研究的引领者,需要在今后的教研工作中完成以下3个方面的转型。

一、从单纯研究“教师的教”转向兼顾研究“学生的学”。《方案》的总体目标将“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放在首位,树立人人成才、成多样化人才的观念。要达到这一目标,首先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这就要求我们指导教师研究学生学习规律和学法指导,营造自由探究、勇于创新的学习环境,完成从“学会”到“会学”的升级转型,从而实现人人成才的目的;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指导教师研究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使学生在课程的自主选择和个性化知识的掌握过程中,形成更多更广泛的能力,从而实现培养多样化人才的目的。

二、从单纯研究“学习目标”转向兼顾研究“质量评价”。《方案》提出开展命题改革,科学设计命题内容,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2017版新课程标准中也增加了学业质量水平的要求,学业质量标准以核心素养的考查为导向,意在促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根本转型,是学生自主学习与评价、教师教学活动与评价以及相应考试命题的依据。这些都体现出素养导向的评价引领在这轮课改中的鲜明特征,所以教研工作也要重视指导教师开展基于学科素养的命题、评价研究,让课堂教学目标更加关注能力培养和素养形成,力求实现目标与评价、教学的一致性,从而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从单纯研究“课堂教学”转向兼顾研究“课程建设”。《方案》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的课程”思想,支持学生根据所要报考的高校和专业以及自身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3个等级考试科目作为高考选考科目。这就要求学校完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课程,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而教师也从单纯的课程实施者变成了课程建设者。因此,教研引领的方向必然要从基于学科具体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课堂教学研究,转向基于课程整合和课程实施的课程建设研究。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