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高考综合改革 积极对接 强化研究 全面深化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新时代引领农村孩子健康成长的指南针 让综合素质评价真正发挥作用 借改革东风搭好 学生成才立交桥 公开、公平、公正的高考综合改革在山东落地 落实高考综合改革方案 实现高质量发展 高考综合改革是引领教育教学改革的风向标 高考综合改革为学校发展带来难得机遇 高考综合改革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第4版:高考综合改革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高考综合改革
04

公开、公平、公正的高考综合改革在山东落地

□ 枣庄市实验学校副校长 于波

3月27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教育厅主要负责同志解读了《山东省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并介绍了有关工作推进情况。此次高考综合改革以科目改革为核心,体现了高考的公开、公平、公正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扩大了学生考试科目选择权。自2020年起,我省夏季高考采取“6选3”模式,可选择的科目组合多达20种。相比从前“语数外+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2选1”模式,高考综合改革给予学生更多的科目选择权。选择权的扩展,不但缓解了考生的考试压力,更为重要的是,考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来选择考试科目,彻底改变了传统文理科考试科目无可选择的弊端。

二是扩大了学生考试选择权。根据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我省外语科目可以考两次,选择最高的分数计入高考成绩,削弱了因考试失误带来的一卷定终身式伤害。

三是给予了高校更多的招生自主权。在招考模式上,高考综合改革方案采用统一考试招生、自主招生、综合评价招生、单独考试招生等多种形式的高等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多元选拔模式不仅有利于学生发挥特长,而且使不同类型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更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招生模式招收学生,因材施教。这种选拔方式更利于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可持续学习能力、专业兴趣爱好、沟通能力等,比单纯依赖高考成绩更能招到综合素质好的考生。在考试科目上,高校会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和定位,及不同学科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在高中学业水平选考科目中,分专业(类)自主提出选考科目要求。这种方式更符合不同专业人才培养对考生素质与专业知识准备的需求。

四是保障了录取的公平公正。结合我省考生总量大的特点,方案优化等级考试赋分办法,使不同等级考试科目间的考试成绩可比,同时保持每门等级考试科目内学生成绩排名顺序不变,确保了公平公正。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