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综合改革实施后高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18年3月,《山东省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发布,标志着我省推进高考综合改革进入了实质性实施阶段。
本轮高考改革称之为“综合改革”,因为这是一次下至基础教育,上至高等教育的长链条、全方位改革,是一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改革涉及考试招生工作的方方面面,包括考试科目、考试内容、考试组织、计分办法、评价办法、录取办法等。以这次高考综合改革为突破口,下对高中的办学条件、师资队伍、课程建设、教学管理等,上对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招生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等,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改革给高中带来了机会和压力,更给高校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那么我们的高校都准备好了吗?
一、高考综合改革将推动高校由“被动接人”向“主动选人”转变
传统的高考招生录取模式,考生填报志愿后,由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根据每所高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把线上考生投档到相关高校,再由高校审核录取。高校在整个招生过程中,基本没有话语权,也没有选择权,处于 “被动接人”的局面。然而,高考综合改革赋予了高校 “主动选人”的权力:
首先,《试点方案》要求,高校要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按照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原则,提出等级考试科目报考要求,并提前2年向社会公布。这项制度的实施,赋予了高校招生工作自主权,高校能够根据自身办学目标和专业办学特色,对考生提出科学合理的学科素质要求,确保招收的学生适合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办学需要。
其次,《试点方案》还建立了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旨在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方面客观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情况。高校要制定科学规范的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招生录取时,组织相关专家对考生的综合素质做出客观评价,评价结果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招生工作从只看“冷冰冰的分”,到关注“活生生的人”。
再次,在本科高校自主招生中,考生需参加学校自主组织的重点考查学生的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考核;在本科高校综合评价招生中,考生成绩由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成绩、高校考核成绩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绩四部分组成,其中高校考核成绩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绩占比最高可达50%。这些都赋予了高校很大的“选人”自主权。
最后,在高职(专科)院校单独考试招生中,招生院校对考生组织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入学考试,依据考试成绩并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考生,入学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都由招生院校为主组织实施;在高职(专科)院校综合评价招生中,招生院校依据考生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成绩和职业适应性测试结果,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其中职业适应性测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环节都由招生院校为主组织实施。这些也赋予了高校很大的“选人”自主权。
二、高考综合改革将推动高校从“靠牌子抢高分学生”向“靠质量吸引优秀学生”转变
传统的高考招生录取,考生填报志愿采用的是“学校+专业”方式。以山东省2017年高考志愿填报为例,考生可以填报12个学校志愿,每个学校志愿可以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在招生录取时,由省级考试招生机构确定分学校最低录取分数线,参照学校的招生计划确定投档人数,并以学校为单位将线上考生投档到相关高校。考生被投档到志愿高校后,只要专业服从调剂,一般不会被学校退档。因此,高校只要能够获得足够的线上投档考生,其校内几乎所有专业都能通过考生志愿录取或调剂录取到足额学生,而且这些学生的分数都在学校的最低投档线以上。
但改革后高考实行的“专业(类)+学校”的志愿填报和招生录取方式,对高校的传统招生模式带来了挑战。“专业(类)+学校”要求考生的每个志愿都由专业和学校共同组成,例如:汉语言文学(复旦大学)、建筑学(清华大学)等。录取投档时,由以一个学校为投档单位,变为以一个专业(类)加一所学校为投档单位,投档规则为平行志愿、分数优先,不再设置专业调剂志愿,各专业缺额计划通过征集志愿完成。在这种志愿填报和投档录取模式下,学校最低录取分数线将不复存在。高校在招生过程中,每所学校的每个专业最后都会形成一条最低录取分数线,那些不被社会认可的专业,极有可能招不到足够的生源,而生源的缺乏必将严重影响专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高考综合改革将会让高校和专业面对“等生源”到“抢生源”的严峻挑战,将推动高校从“靠牌子抢高分学生”向“靠质量吸引优秀学生”转变。
三、高考综合改革将推动高校由“招办招生”向“专家招生”转变
传统的高考招生录取,由高校招生办公室负责招生工作。每年到了高考招生季节,高校招办都会等待省级考试招生机构把考生档案投放到自己学校,然后招办相关工作人员再审阅档案,确定录取考生。一般情况下,除个别因身体原因或专业不服从调剂等原因需要退档的考生外,其他考生会被全部录取。录取考生所学专业,一般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和专业志愿确定,不能满足专业志愿的考生,最终会被随机调剂录取到招生未满的剩余专业。高校的招生过程视生源满足情况,虽然每所学校从几天到十几天不等,但基本依靠学校招办工作人员就可以完成招生任务。
然而,在高考综合改革实施后,传统的“招办招生”的高校招生录取模式遇到了挑战:
首先,改革后高考将实施“两依据、一参考”的招生录取模式,即由招生学校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考生。这项制度的实施,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招生工作中,高校招生录取时,要组织教师等专业人员,采取集体评议等方式对考生综合素质档案进行分析,对考生综合素质做出客观评价,评价结果作为招生录取和安排专业的重要参考,把单纯的“招办招生”变成了专家参与的“专家招生”。同时,在春季高考的统一考试招生、单独考试招生和高职(专科)综合评价招生中,也都把“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列为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重点要求,进一步对专家教师参与招生提出了要求。
其次,2020年我省将完善本科高校综合评价招生制度,将综合评价招生的考生成绩,由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成绩和高校考核成绩三部分,调整为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成绩、高校考核成绩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绩四部分,且每一部分成绩所赋分值均占一定比重。综合素质评价成绩的增加,凸显了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重要性,高校要根据招生专业特点,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对学生个人的特长、能力、高中阶段学习表现以及综合素质档案等进行重点考核和综合测评,将学生的过程性表现和标志性成果作为考核和测评的重要内容,确定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成绩。本科高校综合评价招生制度的完善,要求高校的学科专业专家必须深度参与招生过程,更好地发挥“专业人”选“专业学生”的作用。
四、高考综合改革将推动高校专业建设由“要我强”向“我要强”转变
“专业(类)+学校”的志愿填报方式,体现了“专业优先”的理念,突出了专业在志愿填报中的优先地位,学生的志愿填报会更加精准。由于不再设置专业调剂志愿,学生不用担心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保证了学生的专业选择权,维护了学生的职业选择权。同时,高校还可以录取到有明确专业意向的学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更好成长成才。
但是,这种“专业(类)+学校”的志愿填报和招生录取方式,会加大不同高校间的专业竞争压力。由于学生的每个志愿都有明确的专业和学校,对招生专业来说,只有那些办学质量高、办学效果好、办学有特色的专业,才能得到考生和家长的认可,才会有更多的优秀生源报考,才能最终录取到优秀的学生。相反,那些办学质量不高、办学效果不好、办学缺乏特色的专业,即使所在学校水平还相对较高,可能也会因为社会认可度低而不被考生和家长接受,最终导致报考人数不多、录取分数不高。
因此,高考综合改革实施后,专业不再有母体学校“最低录取分数线”的保护,直接以真实状态呈现在了社会公众面前,让考生和家长有机会通过高考志愿填报,反映对不同专业的喜爱程度,而这种喜爱程度的高低,正是高校专业办学质量高低的最终体现。这种“赤裸裸”的竞争,给高校的专业带来了巨大危机和压力,倒逼专业为了自身生存和发展,千方百计加强专业建设,强化专业特色,提高培养质量。同时,高校自身也会加快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步伐,努力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专业,逐步“关停并转”落后专业,更好凝练学校办学特色,把学校办出水平、办出质量。
五、深化改革,开拓创新,迎接高考综合改革带来的新挑战
面对高考综合改革带来的新挑战,高校必须尽快行动起来,力争早谋划、早行动、早部署、早落实,提前做好准备,以饱满状态迎接2020年高考综合改革实施后第一个招生年的到来。一要转变招生理念。由过去“等着招”变为“主动选”,由过去“只看分数高低”变为“注重综合素质”。二要做好科目指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科学合理,认真做好招生专业选考科目指定工作。三要加强学科专业建设。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优化专业结构,强化专业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四要加强招生队伍建设。充实院系学科专业专家到招生队伍之中,明确招生责任,协同做好招生工作。五要加强招生监督。切实管好用好高考综合改革赋予高校的招生权力,坚持“阳光招生”,强化监督问责,确保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