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授最不愿听到学生说“我们没有问题”
随着人才培养端口不断前移,如今,在上海,越来越多的高校教授和科研院所专家和高中展开合作,引领学生预览学科前沿,明确专业方向。
在高校眼中,高中生距离成为合格的“创新素养人才”,距离还有多远?从2008年起,上海中学率先在上海市高中开展“高中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等17所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中航商发集团等高新企业建立合作,并建立了一支约200人的专家队伍。今天,一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链建构”研讨会在上海中学举行。与会专家指出,学生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不出问题”。
第一课就是“学会提问”
如今,每周二、四下午,上中创新实验班全体学生会按照11个科技门类专门领域方向,和专家进行深入交流,平行班学生则将从节能汽车、软件工程、金融、法学等7个实验组中,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探究。专家教授为学生开讲座、授微课程、指导创新实验室建设、完成课题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系主任陈卫东介绍,在工程组,教学分为两大部分,高一新生要通过构建一个机器人,练习沿墙跑、沿线走的基本功。从高一结束开始,学生们就不得不面临“最痛苦”的部分。“我们让学生自己寻找生活中的问题,找到自己的课题方向,这时,教室里往往是安静的。”陈卫东说,即便有学生发言,找到的选题要么涉及宇宙天体,遥不可及;要么只是围绕着一些老生常谈的话题打转转,很少能让人眼前一亮。
“我们要鼓励学生从生活中、从社会需求、从自己感兴趣的科技领域出发,发现问题,形成课题。”陈卫东认为,高校和中学开展合作,首先要避免的就是高校教授“分”一个课题让学生去完成,让学生仅仅成为“实验助理”,那样就违背了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初衷。
可喜的是,在交大专家团队的启发下,学生的视野渐渐打开,又渐渐聚焦。“人体姿态纠正装置”“仿生鱼研究”“抛投式搜救机器人”等优秀作品带着学生的创意而来。有一名男生,起初想设计一套装置,避免自己在骑车急刹时摔倒。教师启发他进一步思考,是否可以关注将这个问题引申至更有普遍意义的问题,让设计更有社会价值?经过一个学期的反复打磨,这名男生从汽车安全气囊受到启发,决定为老年人设计一套跌倒保护装置。“学生确定课题以后,会发现涉及信号分析、化学、材料学、力学等方方面面知识,需要持续学习。”陈卫东认为,这样一个发现问题、不断探索的过程,并不仅仅是为了最终的成品,而是要帮助学生在高中阶段形成思维结构,学会问题处理办法,为大学学习做好准备。
帮助学生“发现自己”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副院长谭丕强介绍,从2010年起,同济大学和上海中学合作建立了“节能汽车实验组”,除了教授汽车基本原理,更组建了“龙门车队”,为高中生提供了一次完整的动手创新实践体验。自愿报名的有男生,也有女生。上中“龙门车队”曾在Honda中国节能竞技大赛中,和近百支高校队伍同场竞技,获得了第12名的佳绩。谭丕强认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高中生们逐渐学会了不盲从权威,锻炼了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谭丕强说,由于缺乏对专业的理解,有学生进了大学之后,才发现报考的专业并非自己真实兴趣所在。通过创建高校和中学的合作通道,学生的兴趣和潜能会被真正激发出来。
“过去,在一批批有潜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由于缺少方法、平台与机制,错失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育黄金期,造成了人才培养周期中的‘引桥’缺失,让孩子们‘立大志、干大事’只是停留在口号性鞭策,而缺乏学术支撑。”上海中学校长冯志刚说,通过这样的合作,学生开始认真思考“进入哪个大学、选择哪个专业学习”这个本来很自然的问题,并能清晰地了解自己到底在哪些地方与众不同,这一变化令人欣喜。
(摘自2018年4月22日《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