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读书 教育田地,我想植两株玫瑰 寄情山水吟诵美 读书就是回家 木本绣球 一个人 一条河 教师书架 挑灯闲看《红楼梦》

第8版:读书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读书
08
【书话聊斋】

读书就是回家

□ 于晓斌

听到“读书就是回家”这句话是在央视文化节目《朗读者》中,是著名作家麦家说的。麦家有个儿子,从高中开始就把自己封闭起来,每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打游戏、上网、聊天、搞恶作剧。除了吃饭,其余时间都不出房门,也不与父母说话。对儿子的这些表现,麦家无可奈何,唯一能做的就是陪伴。离高考还有半年时间,儿子突然“觉醒”,刻苦学习了半年,一下子通过了美国6所大学的申请,最后成功地被费城艺术大学录取。离开家的时候,麦家给儿子写了封长长的信,放在他的行李箱里。在信中,麦家对儿子说:“你不能想家,实在想,就读书。因为读书就是回家。”

听到这句话,我的心在为之一振的同时,梭罗的那句“人无法选择自然的故乡,但可以选择心灵的故乡”的经典语录一下子跃入脑际。

有人说,脚步到达不了的地方,眼睛可以到达;眼睛到达不了的地方,心灵可以到达。人这一生,更多的时间,远离每个人“自然的故乡”在外漂泊,体味着春的葳蕤秋的凋零,品尝着人世间的酸甜苦辣。唯有读书,唯有一次次的阅读,才能让我们的灵魂回家。

杨绛先生对读书有个形象的比喻:“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先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请高明,和他对质。”这无疑是对“读书就是回家”最生动的诠释。

可以这么认为,读书是在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在享受人生的另外一种经历。书的作者们分别站在他们所处的那段特定的历史时段里向读者倾诉那段历史的曲折和沧桑、不屈和悲壮、浪漫和缠绵。徜徉在装帧或古朴或雅致的书中,穿行在思想的丛林里,漫步于山水间,我们会不时地遇到一些智者、逸者、旷者、幽者、达者,与他们促膝交谈,思壮阔而有金戈铁马,思柔情而有小桥流水。书中那一朵朵美丽清纯的笑靥,那一份份催人泪下的感动,那一些我们仿佛遇到过的黎明和黑夜,还有那些发黄的故事,宛若记忆跃然脑际。读书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唤醒书中的故事,同时用书中的故事不断地唤醒自己的心灵,因为在书中,我们随时想象出汉唐昔日如花的容颜而今沧桑满面的画面,可以随时感受到青春的豪情与激越、暮年的深沉与老练,可以从云起云落中体味到人生由盛至衰的过程。沉浸在书中,使自己的灵魂与一个个鲜活丰满的人物、一段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相互润泽、相互温暖,形成一种彼此贴心的映照。沉浸在那些优雅的文字中,我感受到了自由、闲适和喜悦,也品味到了“家”中美好的一切:智慧、良知、悲悯、至善、信仰、理想和爱。

记得主持人董卿在《朗读者》第一季第一期曾这样说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到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了人,有了生命。”

愿每个人的灵魂在“读书就是回家”的旅程中都有这样美丽的遇见!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