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苑采风】
父母爱争论,孩子有创造性
□ 陈小丹
家庭和睦难能可贵,一家人相亲相爱对孩子的人格塑造也有着重要影响。但根据一项心理学研究,家庭中不时“爆发”的争论可能也有正面效果——让你的孩子更加具有创造力。
“事实证明,极具创造力的成年人往往在一个有着紧张气氛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家亚当•格兰特在一篇报道中写道。不过,格兰特也特别说明,这种紧张气氛并不是“动不动大吵大闹甚至大打出手”,“不是动手,也不是粗俗的人身侮辱,而是充满理性的真正的‘分歧’”。
格兰特认为,如果父母在家时比较克制,孩子在身边时通常不多说废话,不让孩子听到比较激烈的争论的话,会变相“剥夺”孩子的学习机会——珍贵的独立思考机会。父母“交换不同意见”的过程,正是孩子们开始学习“没有权威能够垄断真理”的过程。
家庭内的“分歧”只有在涉及思想交流的情况时才会对孩子产生好的效果。暴力和虐待不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任何好处,只会让他们产生不安全感和焦虑感。
家庭环境的和平和宁静固然是美好的,但是在涉及分歧意见时不能只求做个“和事佬”。有研究发现,不同意见、辩论和竞争观点都具有积极的意义,能够激发人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同时,为批评和辩论颁发“许可”能够创造出有利于产生创意的氛围。实验中,当参与者们受到鼓励而大胆地公开批评彼此时,头脑中产生的创造性想法会比拘谨讨论时多16%。
(摘自2017年12月14日《北京晨报》)
录入:超级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