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开辟一片学农天地
——淄博市张店区中埠镇小学农耕课程扫描
绿杨成碧荫,芳草如丝绒,开满花的紫藤占领了长廊,遮天蔽日;一畦畦莴苣、油麦菜,泛着碧绿的光亮;围栏边的蔷薇舒展着矫健的花枝,红的、白的、紫的花朵挤在一起,格外热闹;连翘、樱花、海棠、绒花,随着节气,次第开放……立夏时节,走进淄博市张店区最偏远的农村小学中埠镇小学,你会感受到一种田园牧歌式的校园风光。
这一切,都源于学校利用农村地域文化和自然环境方面所具有的天然优势,深入挖掘农耕文化精髓,提取其中的核心价值观因素,让学生在体验中领会传统文化内涵的农耕课程。
在农历的天空下,进入新的学习天地
“老师,快看,小麦真的快填满了,一捏,还有水泡呢!”
小满时节,老师领着学生们来到田间。正在吐穗灌浆的小麦,一望无际,风吹处,绿浪翻滚,沙沙作响。学生们兴奋地走在田间,观察小麦的长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
“小麦是夏季成熟的农作物。现在,它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这个时候,大约是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这时,我国北方小麦开始结穗,始见小粒的谷实,满满的……”老师让一名学生去摘一颗麦粒,看看是不是这样。
这是学校开设“二十四节气课程”的一个镜头。小满来临之际,学校组织各年级学生开展了“寻找田野上的小满”活动。一年中,从二十四节气歌,到每个节气的时间、物候、习俗、诗文等,学校都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不同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去学习、了解、观察、体验、吟唱。小满节气课程,就设计了“诗词中的小满”“大地上的小满”“观察小麦灌浆,用麦秆做手工”“行走田间,看万物生长”等各种体验性实践活动。
同时,各科教师利用节气课程,实现了跨学科学习。如在立夏节气课程实施过程中,数学老师带领学生了解节气的计算方法,美术老师带领学生画“立夏彩蛋”,班主任老师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学生玩“斗蛋游戏”,信息技术老师教学生尝试制作“立夏微视频”;科学课上,教师则重点引导学生“识五谷”,了解立夏与农耕的关系。
小农具激活课堂“大气象”
“老师,我来!我来!”一名学生伸手抢过锄头,学着老师的样子使劲往后拉。可是,深埋在草丛中的锄头纹丝不动,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这是三年级的学生们在月季园里上劳动课。
目前,在学生的家庭中还保存着部分农具,如锄草用的锄、刨坑用的镐、耕地用的犁等,但现在的学生已经基本不认识了,更不会使用。学校把这些久经岁月洗礼、被磨得光溜铮亮的农具带入课堂,让其不仅成为参观的展品,更成为独特的教育资源。
三年级的劳动课,第一课就是“走近古农具”。学生们了解古农具的名称、历史、功能和使用方法,并体验使用古农具。在体验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体悟到祖辈的智慧,更感受到劳动的艰辛,对何为“粒粒皆辛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为学生们下一步去管理学校的菜园、树木奠定了基础。
四、五年级的“农具进课堂”课,更是别具深意。活动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就地取材,将目前家庭中还在继续使用的小型农具带入课堂,通过观察、提出疑问、大胆设想、合作讨论等形式来了解这些农具。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设计未来的农具,弥补在探究中发现的农具的缺陷,并用图画和小制作的形式表现出来。
开辟“自得农场”,实现无边界学习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学生们用农具把土地翻耕、整平、起垄,播下菠菜、油麦菜、草莓、秋葵的种子,每周去浇水,定时去除草、施肥,看着小苗出土,一天天长大。这是对学生进行“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珍爱生命”教育最好的方式之一。
农耕课程的诞生,让课堂不再局限于教室,学习内容不再局限于教材。无边界学习成为深受学生们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
一楼教室门前的花池是一年级学生的“自留地”。他们要照看好里边的兰花草,要给它们浇水、拔草、驱虫,还可以发挥创意,在花池中设计材质、造型各异的“温馨提示牌”。
五年级学生承包了操场边的高大柿子树,揽下了从春到冬的剪枝、浇水、除虫、收获、防寒与保暖等所有工作,并自发成立了“柿子树护卫队”。
在中埠镇小学,农耕课程给学生带来了快乐,也带来了一种新的学习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