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博览 深化美育的时代意义 回归教育初心  从严格论文要求开始 人教社发布第三代数字教材 淄博职业学院校园美景 湖北:中高考考生身份证丢失 24小时内签发 上海:民办中小学报名“降温”家长选择更趋理性 日本2025年高考将新增“信息科目” 87%受访家长认为取消高考特长生加分能减少伪特长 福建: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今年起同步招生

第6版:教育博览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博览
06
【新闻分析】

回归教育初心 从严格论文要求开始

□ 眉间尺

又到毕业季,在网上屡屡见到大学教师的吐槽。有的学生迟迟不交毕业论文,或论文文理不通、错字连篇,令人不忍卒读。于是,教师不但要“哀求”学生尽快交论文,而且彻夜逐字逐句地为学生修改论文。这显然是一种不正常的学风。而“改论文”又只是学风不端的冰山一角。据报道,每到期末,就有学生以出国深造、就业等为由给教师写邮件,希望教师打分时“手下留情”,以至于教师陷入“期末焦虑”“毕业恐慌”。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乱象呢?以直接的原因而论,我国传统文化素有“重人情”“顾情面”的传统。在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上,规则往往被人情“拗弯”。更何况,师生关系又常被比附为父子关系,教师似乎对学生负有无限责任。因此,当教师面对学生或哀婉或撒娇或耍横的“要分”“改论文”等请求,就会承受显在或潜在的舆论压力乃至道德绑架,不得不牺牲原则屈从学生的要求,违心地把“次品”包装成“正品”送出校门。

更现实也更根本的原因则是功利色彩浓厚的教育观念。在一些学生、家长乃至教师和校领导看来,上大学的目的只是或主要是为找一份体面的工作。在就业、出国、升学等功利目的至上的观念下,上述手段似乎顺理成章。于是,实用主义弥漫,浮躁之风盛行。学生把本该在图书馆苦读、在课堂上听讲的时间用来“跑社会”“拉人脉”,不去思考如何刻苦用功取得优异的成绩,而是挖空心思向教师索要满意分数,甚至把本该由自己承担的任务转嫁给教师。

更重要的是,当教育被功利化的目的绑架,教师就成了“毕业流水线”的一环,一切活动必须围绕维系这条生产线正常运转、保时保量地输送毕业生的指令进行。因此,给学生打分就变得战战兢兢,批评学生时瞻前顾后,给不合格的论文打一个红叉自然更不可想象。而导致这一切的更深层原因还有高校面临的毕业率、就业率等量化考核,以及社会变革转型时期人才需求与教育体制的不协调不适应等。这一切都值得进行系统反思。

韩愈早就讲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培养有健全人格和道德情操的人,是给人以判断是非善恶美丑的意识和能力,以及捍卫正义良知的勇气和担当。一切反思的基点应建立在回归教育初心之上。

行文至此,我想起曾在网上广泛流传的《一个美国教授写给被开除的中国留学生的信》。在信中,这位教师和学生做了谈心式的交流,说明了自己作出这一决定的理由,并对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提出了忠告。诚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情,而一个国家的教育也必须以符合国情的方式开展。但这封美国教授的信对思考并坚守教育的初心有着不容忽视的借鉴意义。我们应该期待出现这样的教师,并为他们坚守原则和底线、重构师生关系进而培育优良的学风撑腰打气。

(摘自2018年5月18日《科技日报》)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