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浸润人生 赏析提升素养
美术素养是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课上呈现的代表性作品往往是艺术家们情感和智慧的结晶。美术课上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这些经典作品,让学生对此做出审美判断,从而自觉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是根本目的。
资料收集,让学生成为欣赏的主人。美术欣赏课上,教师往往在出示名家名作后便一讲到底,造成教师投入而学生漠然的尴尬场面,使欣赏成了“讲赏”。学习《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一课时,我做了这样的实验:在一班上课时,我课前搜索了大量有关马蒂斯的介绍,包括人生经历和作品等,整堂课我一个人喋喋不休绘声绘色地讲,自以为讲得神采飞扬。在七班上课时,我课前让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并带到课堂上与同学交流,其间不时提示引导,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和感受,最后我做总结。课后我让学生写对马蒂斯的介绍,一班学生所写的文字大部分来源于美术教材,而七班学生讨论热烈,提出了一些独特的见解。这让我意识到,经过自己劳动获得的果实最香甜,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也不利于其欣赏能力的养成。欣赏过程中,教师要尊重每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的心态对待每名学生,使学生能够自由表现,身心得以舒展。
创作实践,提高学生的欣赏和创造能力。新教材把美术欣赏部分由“欣赏”改为“欣赏•评述”,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 如果将学生的欣赏与手工、绘画的实践相结合,能使其更好地理解与认识艺术作品。如学习《雕塑之美》一课时,学生欣赏过米开朗基罗的《摩西》后,我先让学生尝试动手制作一个雕塑。不一会儿,一个个泥人在学生们的手中诞生了。学生们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仿佛创造了伟大的作品。这时我及时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与课本上的大师作品进行比较,然后作出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兴趣盎然地欣赏了外国雕塑,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又如在毕加索的《牛头》雕塑欣赏中,我把牛的照片和作品作对照,指导学生观察、比较。学生很容易就发现了艺术的抽象性,理解了艺术取舍的创作方法及突出事物特征的表现手法。这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次理论上潜移默化的教育,培养了他们的审美创造力。
精神探索,拜访艺术灵魂。罗丹说过:“所谓人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欣赏作品应透过造型、色彩、构成等表象读懂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心境,把握作者在画中所表达的精神和情感力量。如画家凡•高的《星月夜》,通过空中黄色和蓝色短促而旋转有力的笔触,以及树木的动感、断断续续流动的线条、明亮的色彩,表达了凡•高对光明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通过欣赏他画的两只鞋子和放在一起的鞋子,好像看到了在凡•高穷困潦倒时弟弟对他的不离不弃,体会到他和弟弟相互依存、互相支持的情感,歌颂了亲密无间的手足之情。欣赏绘画大师达•芬奇的不朽之作《蒙娜丽莎》时,蒙娜丽莎微笑的表情和背景协调呼应,画面自然、亲切、优美、高雅,学生感悟到达•芬奇心中母亲端庄、温柔、善良的形象,领悟到“永恒的微笑”的艺术魅力。
品味内涵,铸就学生的高尚品德。艺术家在创作作品时,除了通过完美的外在形式揭示某一特定的主题外,常常有更深层的内涵。欣赏《翻身奴隶的儿女》时,我让学生认真观察每个坐在地毯上的孩子,他们的神情认真严肃,对知识充满了渴望。我给学生讲奴隶所受的苦难,让他们了解了解放前的种种阴暗面及解放后人民翻身当主人的新生活,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毕加索大型壁画《格尔尼卡》,表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西班牙北部重镇格尔尼卡遭到法西斯的狂轰滥炸,揭露了法西斯的罪行。毕加索决定画这幅画时说:“当我描绘那幅将被称为《格尔尼卡》的画时,我清楚地表明了对那些让西班牙在痛苦与死亡的海洋中挣扎的好战集团的厌恶和鄙视。”而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的主题是歌颂耶稣的伟大人格,也鞭挞了叛徒的苟且偷生、出卖灵魂的丑恶嘴脸,充分体现了画家的爱和憎。学生通过多角度赏析,可以实现对作品的深刻理解以及审美情感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