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三味文摘 北岳恒山悬空寺 把握新思想的重大意义和历史贡献 童书出版急需唤醒“原创自信” 语言文字中的两难问题 读书的最高境界是读“通” 中国人喝热水的历史 温水能煮死青蛙吗

第5版:三味文摘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三味文摘
05

童书出版急需唤醒“原创自信”

□ 涂启智

京东图书文娱部于去年年末公布的2017年度图书盘点报告显示,2017年最受读者欢迎的图书品类是童书。但是,中国童书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原创力不够,整体少儿图书市场除少数几个国内作者的作品畅销外,基本都被引进版垄断。目前国内现有500余家出版社中,做童书的有470余家,有出版机构99%都是引进版。(据1月14日《北京青年报》报道)

儿童文学书籍,对于培养少年儿童文学素质以及促进其未来人生成长,具有不可估量的启蒙教育意义。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给千千万万读者带来终生难忘的文化记忆,积淀终身受益的精神营养。童书出版业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教育要面向世界,童书自然也不能故步自封。将国外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引入国内图书市场,推介给本国儿童少年,固然彰显中国的开放气度,然而,“很多出版机构为造码洋、图省事,良莠不分地大量引进国外作品,甚至有出版机构99%都是引进版”,这种大有将本国儿童文学淹没的“甚嚣尘上”势头,对于本国儿童文学乃至本国文化发展并非好事。它必然会抑制本国作家创作儿童文学作品的积极性与活力,不利于中华优秀文化传播光大与民族精神继承弘扬。再往大一点说,也不利于激发并建立本民族的文化自信。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文化自信上升到一个新高度,习总书记强调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儿童文学书籍出版上,文化自信就该表现为基于大量原创出版的“原创自信”。当务之急是,文化部门应从三方面努力,重塑国内出版行业的原创自信与文化自信。要改革内外有别的版税制度。“如今我国引进版图书的版税一般是7%至9%,国内原创作品版税则是10%至12%;另外,引进版图书是按销售数结算版税,原创作品则按印数结算,退货风险全由出版社承担。”这种图书出版明显的“抑内扬外”政策倾向需要扭转,国内外图书版税比例以及收取标准,应该按照有利于保护与激励本国原创出版的导向进行调整和设计。要持续壮大儿童文学创作的生力军。在签约一批优秀儿童文学作家的基础上,更要注重扶植一批有资质有潜力的儿童文学作家或者作者。此外,对待外来儿童文学,要发扬“拿来主义”精神,严格把好作品质量关,把那些经得起时间与历史检验的优秀外国儿童文学作品介绍给中国读者。

不仅如此,童书出版“原创自信”更要体现在对于好书遴选上。何为童书好书,可以有四个坐标参照。从题材方面着眼,鉴于儿童现实生活阅历与认知水平有限,宜以反映现实生活内容为主、科幻神话世界为辅。无论是历史还是当代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题材书籍,对于儿童认识自然与社会,进而逐步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转变大有裨益。等到成年以后,所读书籍是偏重现实题材还是幻想题材,可由阅读者意愿自我做主。这种阅读选择权的演变,也体现一个人阅读与认知发展的循序渐进。从思想导向着眼,应为儿童挑选那些思想内容积极向上、鼓舞人心的正能量书籍。

为儿童挑选书籍,把涉及负面内容的排除在外,并非刻意回避,恰是善意抉择。从体裁方面来说,以童话故事、通俗易懂的小说、诗歌为主要选择。这种筛选方法符合儿童认知规律,有利于培养儿童少年的阅读兴趣与阅读习惯。从角色类型来看,以表现英雄模范、先进典型书籍为主。阅读英雄模范人物事迹,可以涵养人的浩然正气;了解各行各业的先进人物典型,可以激励奋发有为的斗志。每一个儿童都应该成长为将实现自我价值与为社会作出贡献有机融合的新型人才。

(摘自2018年2月7日《中华读书报》)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