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教育智慧激发学生潜能
教育是润物无声的细雨。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要做播洒细雨的和风,要关爱学生,不断从学生的视角换位思考,并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
开学第一天,我就注意到王居然不合群,便把她作为第一个谈话对象,和蔼地问她的家庭状况,在交谈中探寻她的心理状态。或许是受到了我温和态度的感染,她告诉我:“以前,我就是混日子,谈恋爱、上网、打架都干过,因此同学们都不喜欢与我来往。”在交流中,我得知她心中藏着很强的上进心,于是激励她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别人对她的看法。在我的鼓励和肯定下,她逐渐抬起了头,眼神由迷离变为坚毅。我抓住契机对她说:“我发现你很有能力,想任命你为代理卫生委员。”她小心翼翼地问:“我能行吗?”我说:“你能行!我会坚定地支持你!”
王居然把同学们分成几个卫生小组,并且明确各个小组的责任。教室变得比以前干净了。可是,不久,问题来了:李同学因离开时匆忙而忘记清理垃圾,被政教处通报。王居然很气愤,狠狠地教训了李同学。由于李同学不能接受,于是两人爆发了激烈的言语冲突。
我意识到,需要对她的工作方法进行指导。我问王居然:“假设你因不小心而造成了工作上的小失误,我严厉批评你,你能接受吗?”她答道:“不能。”我继续问,“李同学这次没清理垃圾,是故意的还是失误?”她答:“是失误。可是,她给班级造成了不良影响。”我再问,“对这种情况,你采用强硬方式,效果怎么样?”她不好意思地笑了。我引导道:“如果你换一种较温和的方式,或许能较好地解决问题。”她说:“老师,我知道了,我会找李同学好好谈的。”几天后,我看到王居然和李同学有说有笑地走在一起。显然,他们之间的隔阂消除了。在接下来的班干部选举中,王居然全票当选卫生委员。她越来越自信、阳光,和同学的关系越来越融洽。
实现转化非一日之功。一次,在上数学课时,王居然烦躁不安。下课后,我与她面谈。我说:“你想认真做好,可是习惯不好,基础又差,所以失去了热情。你想让别人一直看不起吗?”她小声答道:“不想。”我继续劝道,“现在,学习中的煎熬是为了磨炼你成为更优秀的人。其中必然有挣扎,有阵痛,有郁闷,有寂寞。只有经历这个过程,才能破茧成蝶。我相信,你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人生。”王居然抬起头来,坚定地说:“老师,我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了。我不会让你失望!”此后,她认真听课,为实现心中的梦想而努力。
在高三的一年里,我不断地点拨、激励王居然。在高考中,王居然取得了优秀的成绩,考上了一所理想的大学。
(作者单位:威海市文登区南海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