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杨梅之恋
上学时,每逢仲夏时节,老师总会在课堂上眉飞色舞地比画着圆形:“趁初夏,多吃点新鲜的杨梅吧!”我对杨梅并无特别喜好,汁液太过浓烈,光鲜的外表如樱桃,只是过分饱满而廉价的生命,应季不容错过。
张爱玲曾感慨:“你年轻吗?没关系,过几年就老了,这里,青春是不稀罕的。”恰如此时黑红莹润的杨梅,没关系,过两天也会烂。杨梅趁“青春”能卖个好价钱,却被塞入陌生人的嘴里。
今夏,因产量过剩,果农兄弟邀我到他家摘杨梅。我们十人结伴驱车到山脚,远望一簇簇杨梅挂满枝头,白雾笼罩,清露润泽,深呼吸着,到处氤氲着酸甜可口的味道,沁人心脾。兄弟说杨梅都种在制高点,需攀爬半小时荆棘山路才到山顶。这里的杨梅不打农药,从树上摘下即可食。晌午,烈日如火球高挂在空中,地面温度极高。我们全副武装,涂防晒霜,穿防晒衣,戴遮阳帽,却依旧被烤得满脸通红,汗水湿透,人似乎从水中捞出,咸汗流进眼里刺痛极了。
杨梅如弹丸,中熟似梅子。它殷红外表,放在手心,天姿饱满的果粒渗出玫瑰红,带着由内而外的朦胧美感。一咬才知,原来怀揣心事,胀满了酸甜的情愫,像是无声滴落的胭脂泪痕。杨梅成熟前生涩发绿,球状外表似小刺猬,有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阵势。最后,尖刺化为祝福,日积月累成长为汁液饱满的果肉,玫瑰红填满果实,贡献出红彤彤的“爱心”。
兄弟手脚麻利地摘起来,我们则在树下纳凉。漫山遍野的杨梅,红得鲜艳欲滴,紫得黑红发亮,一口咬下,水分饱满,汁液顺着牙床流到舌头上。“啊,真甜!”我忍不住叫出声。采摘难,下山更难,黄土路沙砾多,又陡又滑,步履艰难。兄弟笑言:“城市人受不了农活!果农顶着炎日、冒着酷暑加急摘杨梅,还要肩挑手提地运送到山下。”
杨梅不仅生津、止渴、助消化,吃不完的还可以自己动手做蜜饯或制酒。按照一斤杨梅、二斤半酒、四两冰糖的比例,用透明玻璃瓶塞紧,半个月后,甜酸兼具、保养肠胃、色泽艳红、无色素的杨梅酒就出炉了。煲汤炒菜,品杨梅酒,酒不醉人人自醉。
市场上水果摊老板曾说:“杨梅只能存放10天左右。”区区10天,人生当食直须食。我的红唇似乎还贪恋着杨梅的甜美,欲罢不能,只得一颗接着一颗,甘之如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