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信息工程学校:让充满生命力的校园见证成长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培养好每一个学生,就是对每一个家庭负责,对未来的社会负责。日前,记者来到济南信息工程学校进行采访。校长刘光泉对记者说:“学生走进职业学校的大门,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拿起‘放大镜’,努力发现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只要我们用汗水、智慧和爱心打造一处幸福校园,用温情陪伴见证学生的成长历程,就一定会取得成效。”
点滴成绩萌发自信的种子
5月底的一天,在济南十五中校长办公室里,党总支书记张本章和副校长陈军一同接过一面写有“普职融合,携手育人”字样的锦旗。赠送锦旗的是济南信息工程学校,与锦旗一同相赠的还有十五中优秀毕业生王传东的一份喜报。与此同时,济南甸柳一中、济南历城区双语实验学校、济南十九中、济南三十四中、济阳县仁风镇中学等30余所初中学校,也收到了锦旗和喜报。喜报的内容是汇报这些初中的毕业生在技能大赛、知识竞赛、运动会、健美操等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的成绩。
谈起这样做的初衷,济南信息工程学校校长刘光泉说:“我们要让所有培养教育过这些孩子的老师、家长分享孩子成长的喜悦。我们接收的学生,学习成绩不是最优秀的,整体素养不是最好的。因此,发现和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是我们的重要工作。我们要传授给他们知识和专业技能,要给予他们‘严中有爱’的人格教育和心灵滋养,要带领他们尽情展示自己的优势。一个人有了自信,自然就能学会自爱和自立。”
记者了解到,在济南信息工程学校,所有育人活动无不紧贴学生实际,融情感、创新于活动中,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身边的美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知识、情感和能力的升华。学生自主创建了爱老敬老志愿者服务队、文明社区服务队及轮滑社、街舞社、象棋社、篮球社等13个社团。各种联谊活动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提升了他们的沟通、组织与协调能力,为他们步入职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7年,由2014级学生独立创办的校内首个电商公司运营团队成立。2018年,首家由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独立经营的淘宝书店正式开张。学生当上了老板,自信的种子在专业知识的滋润下发芽、生根、成长。
大赛获奖者不忘助学同伴
姬振华是济南信息工程学校2015级数字媒体班学生。入学不久,表现出色的他就被选入物联网专业训练小组,备战省、市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备赛期间,除了正常上课,姬振华和指导教师孙永梅、马春清几乎“长”在了实训室里。高强度的训练不仅没有消磨掉他对专业的热爱,反而成就了他的梦想。姬振华一边坚持训练,一边当老师的助教,指导下一梯队的成员尽快掌握专业技术。当记者问姬振华当助教会不会影响自己的训练时,他果断地回答道:“不会!我当助教,既能帮助伙伴,又能提升自己。其实,这个过程是我发现问题并尽快纠正的过程。能为老师分担一点工作,也是我的责任。”他本来是一个腼腆的男生,可是一站在物联网那套复杂的机器旁,就变得滔滔不绝、神采飞扬。因为成绩突出,他已经被免试录取到学校的大专网络专业。当谈到自己的经历时,他说:“技能比赛给了我前进的动力,让我有了远大的目标。”
成长道路上体悟感恩
“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曾经为了我的成绩不好而发愁、焦虑,也曾经为了我的点滴进步而开心。当我看到你们头上若隐若现的白发时,我才意识到从前自己的不懂事、不体谅、不理解。我想悄悄地对你们说一句:‘对不起!谢谢!还有——我爱你们!’”这是济南信息工程学校在2017级学生入学两个月后组织的“一封家书”活动中,电算1班学生李佳写的家书。学校把学生的家书收集起来,由班主任统一发送给家长。收到书信后,家长们纷纷表示:“感谢学校和老师!是你们帮助孩子和我们这些家长重新树立了信心,让我们看到了孩子可喜的进步。”“说实话,作为父亲,我没像老师这样认真关注过孩子的内心。对她的点滴进步,老师都看在眼里,我却总是忽视。”家长们的反馈是对学校教育工作最有力的支持。
学校食堂自主经营,在全市屈指可数。在育人者眼中,食堂的功能远不止改善学生伙食,它也可以成为德育阵地。刘光泉告诉记者,学校开展了“我的食堂我做主”系列活动,为品学兼优的贫困生提供勤工助学帮厨岗位。截至目前,有200余人次获得了勤工助学岗位。学校2013级计算机专业学生李娟曾在食堂帮厨两年,肯吃苦,能力强。当得知学校食堂缺少管理人员时,她毫不犹豫地放弃在外实习的机会,回来帮忙。李娟说:“学校食堂曾经为我提供了勤工俭学的机会,不仅减轻了我的家庭负担,也锻炼了我的各项能力。现在,食堂缺人手,我决定回来。这也是我对母校的感恩和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