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读书 读书 思考 成长 玫瑰香 爱未央 教师书架 经典引领我前行 至乐莫过读书之自由 蹭 书

第8版:读书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读书
08

至乐莫过读书之自由

□ 商艳燕

读书和写作已成为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我来说,精神世界的自由远远超过物质方面的富足。

儿子从上一年级开始,老师每年都会推荐必读书目,动辄好几套,有些并不适合孩子,但我都会毫不犹豫地买。即使老师不说,做父母的哪一个不是经常带孩子去书店或者在网上购书?孩子喜欢读书,父母高兴都来不及。这是社会整体观念的大变化。

我小时候,父母一听到孩子要买书,第一反应就是发愁。父母总觉得买书是浪费钱,孩子读课外书会耽误功课,家里孩子多,每花一笔钱都会让父母头疼不已。

小时候,家长和老师都不提倡读课外书,总觉得读这些书是浪费时间,要把心思都用在学习上。但读书是人心底的渴望,只有这些书能满足我的精神需求,为此,我常将课外书压在课本下面、藏在课桌里、躲在被窝里读,就像做贼。

那时,我家的书很少,父母觉得只有《唐诗三百首》这种才可读。有一次,我借来一本关于自然与动物的书,母亲下班后看到我读得津津有味,竟不由分说将其撕得粉碎。在父母那里我虽然得不到阅读的支持,却幸好有大我3岁的姐姐。她偷偷带回来的书,使我不知不觉与文学结了缘。

上了初中以及高中后情况稍稍好转,此时是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家中仍没有钱供我们买课外书,但是姐姐把武侠、言情、诗歌、外国文学等书籍都带回来了。这些书陪伴了一代年轻人的成长,使思想处在朦胧期的年轻人以喜爱文学为骄傲,以文学为心灵的出口,那是一个写作的黄金年代。那时我还年少,只能享受着那股清新的空气。

没有继续上大学的我参加工作后,由于一直做临时工,工资只有一百多块钱,买书的时候,常常会感觉囊中羞涩。每买一本书都要斟酌,至今仍为一些买不起的书遗憾。虽然多年后可以买得起,却缺少了当年的那份心境。那段时间看杂志是成本最低又能使精神解渴的唯一途径。

有了孩子以后,生活慢慢好转,支配金钱的自由度逐年提高。我会给孩子读书,自己也不断阅读育儿与自我成长的书籍,以期做不断成长的家长。直到他5岁时,市面上的绘本突然以一种空前的状态繁荣起来。绘本为孩子们的童年打开了一扇无比亮丽的大门,这在我们的童年不曾有过。

此时,我留意到,不论是成人还是孩子们的书籍,出版界真正进入了一个欣欣向荣的状态。至此才发现,没有读过的书浩如烟海,不由感叹,生而有涯,而书无边无际,时间已经把我们逼到了中年的沟壑,我们的童年被无情空耗,相比之下,如今的孩子是幸福的。

出于写作的需求,家中购置与出版社赠送的书籍堆成山,屋子里拥挤不堪,不得不一次次清理掉不喜欢以及不会再阅读的书。

想起自己儿时,若得到一本书便会视若珍宝,盼着长大,想象若有一个书柜将是多么幸福的人生。而今我有书柜书架书房,愿望都得到了满足,读书与写作充实了我的人生。从前盼书而不得,如今却要在不断的舍弃中重新寻回简朴的阅读乐趣。有时,我也会阅读电子书,但始终觉得不如读纸质书更有感觉。

四十年人生的至乐,莫过于读书之自由,而物质于我,不过是补充。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