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引领我前行
《给教师的建议》放在案头已经好几年了,没事的时候我就翻翻。喜欢读这本书,是因为它的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能够帮助我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惑。它像一位博学的导师,总是不厌其烦地指导我的教学工作;它像一本“百问百答”的教科书,让我始终能从中寻找到我想要的答案。苏霍姆林斯基历经几十年教学研究总结出来的教育规律,具有先进的指导意义。我在阅读的时候,喜欢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在反思中完善自己的教育思想,在实践中践行科学的教育理念。久而久之,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教师这份工作了,因为它让我变成了一个会思考、懂孩子的教育人,变成了一个行走在教研路上的思想者!
我担任小学中高年级的美术课。美术课本应是学生特别喜爱的学科,但我在课堂上经常会发现一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刚开始我很生气,总是用严厉的话语批评、指正、控制学生的行为,可是这种管控不科学,效果也不持久,不一会儿那些学生又开始做各种小动作,思想游离于课堂之外……课后我静下心,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若一个教师不能让学生喜欢你执教的学科、不能让学生热爱学习,一定是教学方法出了问题。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单靠外力推、逼,前进的步履又何其艰难?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第六条中,向所有教师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我们要努力使孩子从周围世界里所遇到的事物中,发现某些使他感到惊奇和赞叹的东西。因为惊奇、赞叹可以治疗大脑神经细胞的萎缩、惰性和虚弱,激发和唤醒人的思维和创造力。”我很赞同他的观点,也尝试着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我开始用心从教材中挖掘能引发学生“惊奇、赞叹”的知识点。
我要改变!我要尝试!学习《会游的玩具》一课时,我没有像往常那样开门见山地给学生讲解玩具船能“游动”起来的原因,而是先领着他们做 拍手的游戏,让学生用左手使劲拍打右手,我问学生哪只手疼?学生齐声回答:两只手都疼。什么原因呢?大家探讨后得出结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左手拍打右手,给右手作用力的时候,右手也会给左手一个反作用力,所以两只手都会感觉到疼。这时,我把课前做好的玩具船放到水盆里(没有安装动力装置),小船静静地浮在水面上。我问学生,结合刚才做的小游戏,想一想,怎样才能使玩具船游动起来呢?思维敏捷的学生马上举手发言,说给它一个“动力”,就能推着它往前“游”。我拿出用两个小木片插接成的螺旋桨,套上皮筋,再套在玩具船上,不断地转动螺旋桨给皮筋上劲儿,然后,将玩具船放置在水中,松开皮筋,“螺旋桨”轻轻拍打水面,玩具船就缓缓地“游”动起来了。这时候,学生们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会游的玩具,瞬间发出阵阵惊讶的赞叹声,紧接着教室里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我很激动,学生们也很兴奋。于是,我趁热打铁问学生,谁发现了玩具船“游动”起来的原因?谁有办法让玩具船“游”得更快些?这时候,大家争相举手发言,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连平时很少发言的学生也都高高地举起了小手,思维与创造的火花由此点燃!这节课,没有一名学生的思维游离于课堂之外,我和学生们感到无比快乐!下课铃响了,他们仍然沉浸在课堂中,想办法改变制作材料、改造动力装置,不断的尝试伴随着不断的思考!我惊奇地发现:学生们会思考、会学习了,他们脑袋里的知识“活”起来了!他们在探索奥秘的过程中真真切切地体验到了世间最美好、最深刻的情感!
课后,我又反思自己的教学: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自主探究的课堂,才是真实有效的课堂,这样的“教”与“学”才更接地气!之前的美术课,我也曾让学生们进行自主探究,可是探究之前,我没有做足功课,没有进行充分的预设和准备,没有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学生的探究活动就像脚踩西瓜皮“探”到哪里算哪里。结果可想而知。所以,我想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来论证我的收获:教师如果能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才是最高的教学技巧。学生头脑里所学的知识如果能在运用中得到发展,才是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终极目标!
教育是一门艺术,要掌握这门艺术,就要多读书、多思考。我很开心自己能在不惑之年有幸阅读诸多像《给教师的建议》之类的好书,让我从书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发现通往教育佳境的一条阳光之路。我也希望更多的教师加入读书的行列,用书香润泽生命,从而借它山之石,琢己身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