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关注 40年职教发展见证改革开放辉煌成就 掌握宣传话语权 丰富宣传方式方法 不断深化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侧改革 从三个视角看职业教育40年发展与改革 改革开放成就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抓住发展机遇 实现快速发展

第3版:关注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关注
03

抓住发展机遇 实现快速发展

□ 滨州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 刘祥

改革开放40年来,滨州职业学院成功创建国家级重点普通中专学校、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省级重点职工中专学校和全国百强地市农科所,先后为社会培养了近10万名优秀人才。目前已发展为占地面积3550亩、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在编在职教职工870人,设有12个二级学院、2个教学部、39个招生专业的高职院校。

一、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牢牢抓住职教发展机遇。纵观学院发展历程,我们发现,关键的几步都是因为抢抓机遇,深化改革,拓展了学院发展空间。2001年,抓住高等职业教育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合并“四校一所”,实现了从中职教育向高职教育办学层次的跨越;2005年,抓住内涵发展的机遇,被确定为山东省骨干示范性职业院校,实现了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的重大转变;2010年,抓住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机遇,坚持开门开放办学,多元多样合作,实现了从科学追赶到创新引领的跨越。现在,学院正以优质校建设为平台,全面推进综合改革,努力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努力创建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

二、坚持以内涵建设为核心,着力提升科学育人质量。内涵建设水平是一所学校竞争力的根本所在。一所优秀的学校必须有特色、有优势、有风格。为此,学院始终坚持以内涵发展为中心,不断打造核心竞争力。现在,学院精品课、重点(特色)专业、教学团队、教学成果、教研项目、技能大赛等指标在省内领先,102人次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80%以上教师参与省级以上精品课、重点(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社会影响不断扩大,被确定为全国信息化试点学校、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全国教学诊改试点院校,实现了“3+2”本科贯通办学层次的突破。

三、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逐步形成“三全育人”良好格局。坚持“唱念做打”工作理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以“六度”标尺筑牢思政工作“四梁八柱”,先后开展“五重六爱”“四季关爱”等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德育评估,着力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开展“师生面对面”活动,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坚持辅导员“三进”(进教室、进宿舍、进课堂)工作制度。学团活动载体不断创新,学院大学生艺术团荣获省级“百佳学生社团”称号。

四、坚持以多元合作为途径,全面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按照职业教育办学规律,逐步打破关门办学的思想禁锢,形成了“开门开放、多元多样”的校企合作格局,实现了学院办学思路的重大战略转变。全面推进校企合作、校政合作、校军合作,与省海洋与渔业厅共建海洋学院,与省知识产权局、市科技局共建知识产权学院;与合作企业共建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中德合心国际交流学院、万达学院、绿都生物工程学院、中兴创新创业教育学院;与海尔集团、魏桥创业等300余家知名企业及澳大利亚联邦大学等37所国内外著名院校合作办学。成功获批全国定向培养士官试点院校,现有海军、空军和战略支援部队3个招生军种、4个招生专业。

五、坚持以服务为宗旨,积极对接区域发展新需求。多年来,学院坚持“服务、融入、引领”的办学理念,先后制定了《服务“两区”行动计划》《服务对接滨州“转调创”工作方案》《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引导教师走进企业、田间开展服务,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开展“双联双促”活动,每个学院领导分别联系一个县区、对接一家企业,与阳信县、高新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了滨州市应用科技研究院,积极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其中,生物技术研发团队被评为“2017年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滨州市优秀创新团队”称号;纺织技术校企合作团队研发的“利用废聚酯瓶直纺产业用差别化再生涤纶长丝”的新技术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现代农业教学团队先后成功选育了滨棉1号、滨职棉1号等棉花新品种。积极开展社会培训,现在学院每年完成培训6万余人次,创收1300多万元,2017、2018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