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丘市锦湖小学:创新管理激活力 内涵发展显特色
建校不到两年时间,安丘市锦湖小学就被评为潍坊市“互联网+教育”学生创新示范学校、潍坊市中小学党建工作示范校,第八届全国中小学数学建模教学研讨会在该校设立小学会场,今年又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这些荣誉的获得,离不开该校全体教职工的奋斗,也离不开该校项目管理、共同体建设和家校合作等举措的大力实施。
项目管理:从局部最优到整体最优
传统管理的条块分割导致学校出现局部优但整体一般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校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教师代表大会、家委会反复讨论,实行了项目管理,从而达到“削峰填谷”的目的。
在项目管理机制层面上,该校把着眼点放在构筑精英团队上。校长王维信亲自包靠,形成了教学、德育、课程、心育、信息化、后勤服务相互融合的工作驱动机制,打破了部门之间的壁垒。精英团队负责项目推动,行使以下职权:一是对项目的设计、立项、实施、评估、团队、经费等进行规范,提出要求。二是结合学校短期或者中期规划,确定学校、部门和个人项目。三是制定项目研究的经费保障和绩效评估制度。倡导精英团队成员组建项目团队实施项目,支持与对标学校、联盟学校开展项目合作研究。
项目管理的实施使学校扩展了工作内涵,提升了知名度,形成了“红星照锦湖”等30多个个性十足的校本课程。该校有6个项目先后在潍坊市教育局组织的教育教学师生比赛活动中展示交流,有4个课题获市级以上立项;在山东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被评为最佳组织单位,在山东省“泰山出版杯”小学生创新创客作品大赛中获优秀组织单位奖;在2017年下半年安丘市义务教育学校音体美学科质量抽测中,体育组、音乐组、美术组分别取得全市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的优异成绩;在2017年安丘市 “中国体育彩票杯”中小学生体育联赛活动中,男篮、女篮代表队分别获得市直小学组第一名、第二名,女足代表队获得市直小学组第二名,女乒、男乒代表队分别获得市直小学组第二名、第三名的好成绩。
共同体建设: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
传统的教师共同体建设重形式、轻内容,打击了大部分教师的积极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校立足本校,辐射对标学校,带动联盟学校,通过名师工作室、学科教研交流中心、片区教研活动重塑教师学习共同体,促进了教师成长。
该校设立 16个名师工作室,以名优教师的名字命名。名师工作室实行主持人负责制,成员通过个人申请、主持人邀请、校长推荐等方式产生。每个工作室有10人左右,对标学校、联盟学校的教师可以参与。
该校成立了 9个由学科带头人组建的教研交流中心,中心以专题研究为主要形式,重点打造学科教学品牌,实现了建设一个中心、带动一门学科、优化一个团队的目标。对标学校、联盟学校带头人参与教研交流。同时将对标学校、联盟学校划分为5 个教研片区,校长、业务校长挂靠片区,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横交错、条块融合”的大教研格局。
“如今,教师学习共同体已经成为我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加速器和名师成长的孵化器,促进了青年教师的发展,也带动了联盟学校的发展。”该校王维信校长介绍说。在山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素养比赛中,凌秀峰老师荣获全省小学语文学科综合评比一等奖,范国英老师荣获全省小学英语学科综合评比三等奖;在第十九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中,陈春、李凡老师辅导的学生荣获国家级三等奖,韩淑敏、高凤琪、周晓月、王颖老师辅导的学生荣获省级一等奖,刘雪艳、沈园园、周英、林娜等老师辅导的学生分获省级二、三等奖。该校还被潍坊市人社局确定为“潍坊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
家校合作:从浅层参与走向深度融合
着眼于家校共育的源头问题,该校以课程推进为抓手,建构了系统的管理体系,有效地解决了家庭教育难点、热点问题。每学期组织“百人访千家,联通你我他”家访活动,校干、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家访,全力做好家校沟通工作。在全市组织的家长满意度调查中,该校连续两次取得优秀等次,被评为安丘市家庭教育示范校。
该校把家长学校和家委会整合为“家校联盟”,每年召开年会,负责人调度工作,审议课表,列席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实现了家长、教师育人目标的同心与行为的同向。每学期,家委会参加学校的期末总结会议,调整课表,评选优秀家长课程和“十大星级优秀家庭”,使“家校联盟”成为学校课程建设的指导者,优秀教师代表和优秀家长代表强强联合,增强了教育合力。
目前,孩子一入学,家长即入校,成为该校的管理特色。孩子入学培训,家长帮助孩子完成“入学手册”,知晓孩子班级的基本情况。在该校,家长从修习学校家长课程提升自己、参与育人主题活动感受亲子体验、卓越家长进课堂反哺课堂三个维度提升自己。良好的机制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