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杂谈 让教育回归道德和良知 宿舍不能成为高校建设短板 防控近视刻不容缓 草根式校本研修带给我们的思考 “温故知新”中的教学智慧 读专业报刊还有必要吗?

第7版:教育杂谈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杂谈
07
【舜耕笔谈】

让教育回归道德和良知

□ 本期主笔:陈培瑞

今年暑期,酷热难当,热得大人们骂天咒地、叫苦不迭。我的即将就读初二的外甥、外甥女,奔波于校外辅导机构,接受数学、语文、英语辅导,回到家后还要赶写学校和辅导机构布置的两份作业。外甥累得腰疼,外甥女累得头疼。两个孩子为了“赶场”,提前吃午饭,12点前赶到学校上课。他们上辅导班的费用达1万多元。我的女儿节衣缩食,每年为孩子支付学费6万多元。整个暑期,女儿下厨做饭,女婿接送孩子,忙得天昏地暗。他们虽心疼孩子受苦受累,但无可奈何。两个孩子懂事,刻苦学习,痛感父母用血汗钱为自己报班实在不容易。我也无可奈何,只能资助些许钱财。

此种无奈与尴尬,绝非我女儿一家仅有的,乃普遍现象。为此,我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几乎所有市区中小学的学生都上了辅导班,只是报班的数量不同而已。有些家长为孩子报了四五个班,每年人均支出2万余元。他们也有着与我女儿相同的尴尬与无奈。令我感到奇怪的是,有的懂得教育规律的中小学教师也送孩子上辅导班。

听说一些培训机构火到要“爆”的程度,有限的培训场所“压茬”排课、“连轴转”。某培训机构有一位颇受学生欢迎的语文教师每天早上8点至晚上8点连续上课,以致嗓子化脓了。我听后,对这位教师肃然起敬。

我们的教育到底怎么了?高调减负,喊了几十年,可是孩子们过重的课业负担不但没有减下来,反而越来越重。到底是何原因?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教育部门及学校归因于家长不懂育人之道,无端加重孩子的学习负担;还归因于校外辅导机构“向钱看”,大搞“应试教育”。家长归因于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不到位”,致使家长不得不为孩子报班。培训机构嘲笑公办学校是“一潭死水”,为他们牟利创造了机遇。

我对许多论调不敢苟同。指责家长不懂教育规律,大把烧钱为孩子买罪受,有失公允。并非家长无知,而是他们真切感受到为孩子报班确实管用,因为孩子的学习成绩明显上升了。指责校外培训机构受利益驱动,为素质教育“添乱”“帮倒忙”,也不太妥当。有些校外培训机构之所以火爆,是因为他们在分层施教、分类指导、面向个体、查漏补缺、管教管会等方面比公办学校做得更好。

公办学校亦应反思:教师对学生完全尽责了吗?教育教学面向个体了吗?把每个学生教会了吗?有职业惰性吗?许多家长反映:有些教师不备课就上课,常年不给学生批作文,嫌弃“问题生”,等等。许多报班的孩子感同身受,喜欢校外辅导老师,厌恶某些不尽责的学校老师。

所有问题的症结归结到一点,就是让教育回归道德和良知。

教育的基石是爱,爱的基石是道德和良知。教育有这规律、那规律,最根本的规律是一分爱心催生一分责任,一分责任催生一分善行,一分善行催生一片菩提树。有些教师在教学上不仅为学生提供“套餐”,还为学生提供“自助餐”,尽量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如果对学生爱得不深,他们能做到这一点吗?有些教师为每个学生建起了“学习档案”,对每个学生的状况了如指掌,并强化个别辅导。如果对学生感情不深,他们能做到吗?有些教师根据学情精心备课、常教常新,工作量要比从来不备课的教师大得多。如果没有道德和良知,他们能做到吗?有些教师把别人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精心呵护。如果没有道德良知,他们能做到吗?有些教师致力于教学改革,呕心沥血。如果没有道德良知,他们能做到吗?

每个家长都疼爱自己的孩子,但是一定要让孩子自主发展。有些家长把自己的“未尽志”“未了情”强加给孩子,是不道德的。有些家长强迫孩子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是不道德的。有些家长自己看电视,却不准孩子看,更是寡廉鲜耻。

少数培训机构超纲教学、提前授课,布置海量作业,大搞“应试教育”,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加重孩子负担,损害学生身心,良知何在?道德何有?

教育是精神家园,是和煦的春风,是温馨的港湾,是生命的润泽,是心灵的呼唤,是爱的奉献。只要学校、家长、培训机构都对孩子献出一点爱,大家都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孩子们就会扬起生命的风帆。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