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10万齐鲁工匠后备人才,服务新旧动能转换
2018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这是十九大之后第一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区域性国家发展战略。2月,省政府印发《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加快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医养健康产业五大新兴产业,持续做优高端化工、现代高效农业、文化创意、精品旅游、现代金融服务五大优势产业,推动我省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新旧动能转换“5+5”十强产业的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职业院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主力军,肩负着助力“齐鲁工匠”建设工程、服务新旧动能转换的使命。省教育厅在全省实施“齐鲁工匠后备人才”培育工程,目的是发挥21个省级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专指委)统筹指导作用,以及职业院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上的双主体作用,用5年的时间,面向全省职业院校全日制在校生,培育10万名左右“齐鲁工匠后备人才”。实施“齐鲁工匠后备人才”培育工程,对弘扬齐鲁文化、传承班墨精神、精修技术技能、勇于创新创业、发挥示范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培养“德技双馨”的优秀职校学生 ,让“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成为时代最强音。
首先,职业院校人才培养需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德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归根到底,就是立德树人,这是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始终牢牢抓住的灵魂。职业院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然要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渗透在培育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过程中。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操守,是流淌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中的“道德的力量”和“职业精神”。山东最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工匠精神,就是齐鲁文化和班墨精神。校企合作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融合齐鲁文化、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传承班墨精神,培养学生恪尽职守、精益求精、执着专注、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争创一流、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将德育贯穿于工匠培养的全过程,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其次,人才强省战略需要大批精技强能的高素质劳动者。当前,我省正处于由工业化中期向中后期迈进、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跨越、由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提升的关键时期,人才是根本,高技能人才更是重要的基础。截至2017年底,全省技能人才总量1106.4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290.6万人,占比为26.27%,仅比全国平均值高3.27%,而工业强国高技能人才占比很高,日本为40%,德国则达50%。根据规划,到2020年全省高技能人才达300万人。目前,我省职业院校在校生176多万人,每年为社会输送近60万名技术技能人才,在学生中培育“齐鲁工匠后备人才”成为职业院校的重要任务。各专指委根据新旧动能转换需求,依据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岗位规范,分专业制定培育标准;校企建立协同育人机制,按照工匠成长规律,分专业制定专门培育方案, 通过集团化办学、校企一体化示范校和企业、现代学徒制试点、技能大赛等有效路径,强化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加强实训教学,完善认识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环节,在实战岗位上与企业共同提升学生“匠技”,锻造、磨炼精湛技艺技能,培育一大批“齐鲁工匠后备人才”,为我省新旧动能转换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最后,新时代社会风尚需要以工匠精神劳模精神为引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新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劳模精神有了新的时代内涵,它不是一种殊荣,而成为每一个工作岗位上的人的追求。每一位兢兢业业的劳动者,都能够通过对高品质的坚持和积累,对这种精神进行与众不同的诠释。实施“齐鲁工匠后备人才”工程,并使之制度化、常态化,就是要让恪尽职守、精益求精、执着专注、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争创一流、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成为广大职业院校师生自觉的价值追求。邀请劳动模范、技能大师、“能工巧匠”等担任兼职教师、德育导师,形成学校、企业、行业和社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机制。通过开展各级技能竞赛、成果作品研制、技能技艺总结和创新创业大赛,提升职业院校和学生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发挥各类新闻媒体作用,系统开展宣传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让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