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关注 培育齐鲁工匠后备人才 服务山东新旧动能转换 培育10万齐鲁工匠后备人才,服务新旧动能转换 开启“山东特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篇章 “齐鲁工匠后备人才” 加强校企合作,健全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教育体系 图片新闻 建设齐鲁工匠“蓄水池”, 储备新旧动能转换原动力

第3版:关注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关注
03

加强校企合作,健全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教育体系

□ 齐鲁工匠后备人才培育导师(山东微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美丽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工匠精神更多的是指一种职业精神。它关系到一个人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职业品质,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大国工匠,最在精细”,职业教育院校作为向社会输送应用型人才的基地,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更要培养他们的职业精神。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军,工匠精神对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和未来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的运营活动中,企业对一个人的职业管理和工匠精神的养成有着丰富的经验,学校应该通过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不断完善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学校为企业培养出的员工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等,因此,企业是高等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直接相关者,应当与高校紧密合作、实现共赢。

为此,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和职业院校共同培养人才:

一、明确企业的义务和责任。比如,企业可为职校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和就业的机会。

二、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比如,企业可以为不同阶段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机械设备以及配套的教学资源和服务,和学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三、发挥政府在促进教育、就业中的积极作用。比如,政府牵头或设立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的平台,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同时,政府要把企业对职业院校发展的贡献度作为企业评级、获取补贴的参考因素,充分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能够影响人的成长。职业院校要在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中融入工匠精神元素,侧重于对学生工匠精神的熏陶、培养,让学生在校园中就可以直接感受工匠精神的力量。在设计开展各种技能大赛时,要尽量结合企业的实际生产需要和技术瓶颈,邀请企业高管、技术专家作为大赛评委。这样既可以宣传企业文化、工匠精神,又可以在大赛中物色选拔优秀人才,还可以借助职业院校的平台攻坚克难。

中国社会需要越来越多的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 职业院校肩负着为中国企业培养全方位人才的重担,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培养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一个方面。学校只有关注和参与学生工匠精神培养工作,才能为国家源源不断地输送有用之才,为社会的发展、国家的振兴贡献力量。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