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 里 上 学
我在村里上了8年学,小学和初中。母校的记忆,有苍凉更有欢乐。
所谓小学,就是三排青砖盖的麦秸屋,碎石甬路,校门口水泥砌。还有花坛,成排成排的冬青。校园比家里漂亮多了。上下课的铃声,特别清脆,让整个村落显得有生气。时常是我们在朗读,窗外会冒出一个个小脑袋。而今,小学教室一点痕迹也没了。多数屋塌了,有的成了养鸡场,室外是一畦畦菜地和恣意生长的杂草。初中教室,全是瓦房,多了小铺和馒头房。馒头房有两个活:蒸馒头,馏馒头——免费加热。周边几个村很小,许多同学背着铺盖卷,浩浩荡荡来上学。课桌里,塞着馒头和咸菜瓶子,满屋子的味。当时有件任务很神圣,名曰“护校”。大约每隔两周的晚上,十二三岁的两男孩,拼凑桌椅,睡在教室里。还有一件事,晚自习常停电。一停电,同学们就欢呼雀跃,有时还盼着停电呢。
直到今天,闭上眼睛,母校的一草一木、快乐音符,恍如昨日。当然,印记最深的还是几位老师。
一位是刘老师,教我小学音乐。她有一台黑白相间的手风琴,手控键钮和风箱,张开、合上,自唱自奏,看得我等目瞪口呆。她或许很少下田,手白嫩,胖嘟嘟的,却灵活自如。她嫁了一位高大、英俊的退伍军人。俩人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是道美丽的风景线。她教会我不少歌曲,时过境迁,我竟都忘了,但我残存的一点雅趣,或是她的功劳。
一位是李老师,教我初中地理。他身材魁梧,略带口吃。他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是“划”。“第几页第几行,划——”“倒数第几段,划——”。他说凡是“划”的,都是考试重点。地理学完了,一次也没见过地图和地球仪。李老师很辛苦,中午将就吃一口,也不休息。而这最令我犯愁了。他常把我唤过去,“班长,叫几个人来!”叫谁呢?谁去背,都有可能挨他笤帚。背过的,也是一些干瘪瘪的东西。当他的学生很紧张。
一位是颜老师,村支书的爱人,教我初中政治。个子矮小,气场很大,见多识广。她曾翘起脚,扇一位捣蛋同学的耳光。我记着她,是因一次麦假,要求家长在作业本后签字。那时节,“三秋不如一麦忙”,多数家长便没顾上。我父亲却完成了“作业”:“希望在老师以及家长的共同努力下,把孩子培养成才。施俊良。”开学后,颜老师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一字不落,宣读表扬。她说,“虽然进了校门,但你们的成长,家长和老师三七开。亲子共成长!”这句话很新鲜。要知道,颜老师在学校乃至整个村里,讲话都有分量。课下,她又问我,平时家长怎么教育?我说,唠叨最多的是,“好好上学,才能不下庄户地。”
再一位,徐老师,教我初中语文。个不高,板寸头,不修边幅,骑单车倒背军绿包。想不到,教学倒有一套。他上课不拿书。第一堂讲的是《沁园春•雪》。上来就说“这首诗别有洞天,因雪而得,借雪言志,句句意有所指,蕴藏无尽玄机。”同学们一下子被吊住胃口。接着,大声吟诵。一开口就把人迷住了:标准的普通话,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台下,有洗耳恭听的,有“嘿嘿”笑的。第一个四十五分钟,没觉着到点了。他也从不拖堂。
徐老师的另一特点是敢讲。“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青史不绝,文章不绝。”“知识和善良无敌。”“好读书、读好书。”忽然,一声叹息,“唉!读完一小部分也不可能。读得越多,没读的也就越多。”他讲的,我们似懂非懂,却很有趣,令人神往。而他只管讲,听不听、懂不懂,几乎不管。徐老师有定力,即使领导坐在后面听课,也旁若无人,从不表演。
徐老师批作文极为用心,字也漂亮。全班评语没有一个重样的。犹记得:“开门见山,好!”“结尾巧!”“可以模仿,不能抄袭。”“感动自己方能打动别人。”而我以前得的评语,几乎一个模子,譬如“中心明确、段落清晰、字迹工整”。甚者,寒假作业你写一个月,老师写一个“阅”。
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徐老师的教育教学做到了这一点。可是,徐老师教了半年,竟然走了!传言最多的,是跟领导关系不好,待不下去,也有的说主动离职。此后,他当过记者、办过公司、开过画廊……有声有色,逍遥自在。多年来,每每忆及,我都五味杂陈。
何其如此?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一辈子的幸运。尤其在乡村,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他们当中,有的“拿起锄头当农民,放下锄头当老师”,收入微薄;有的由于学历不高或违反计划生育,迟迟不能甚至无望“转正”;有的身兼数职,一人撑起好几门课。一得空,就让学生背、就考学生,很敬业,教育效果如何却不好说。而徐老师,似有古代教书先生的博学、情怀和风骨,“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教好学首先是师生关系要搞好。师生关系好的时候,无声胜有声,一句顶一万句,真正的教育才会发生。对一个孩子的成长而言,内生动力的种子播下得越早越好。也许,当老师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如何叫人喜欢了。
老师是人不是神。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往往在一条直线上,优点的延长线就是他的缺点。但凡人才多有个性,不简单认同常规,不拘泥条条框框。古人云:“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进入新时代,最需要的是创新创造型人才。以教育为核心的软实力关乎整个国家的竞争力。就培养人才而言,应扬长补短;就使用人才而言,应扬长避短;就爱护人才而言,应扬长容短,必要时敢于护短,“为担当者担当、让实干者实惠”。正所谓“小过无害正道,斯可略矣。”
(作者单位:山东省人社厅人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