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孩子身边的“省级园”
——莱芜市钢城区里辛街道学前教育均衡发展速写
从“0”到“15”的变化
显眼的暖黄色墙面、卡通的墙绘图案、操场上绿油油的人造草皮、水冲式便池、空调、电子白板,环境温馨,设施俱全。这是莱芜市钢城区里辛街道最偏远的黄金篮子幼儿园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
“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7月底的一天,记者来到该园时,10多个小朋友正在老师的带领下,高高兴兴地在操场上做游戏。谁能想到,几年前该园还只有两间简陋的草屋和临时堆砌的土厕所,除了环境差,园里连一件像样的教玩具都没有。这样的幼儿园显然太过简陋,而且仅有50多岁的侯莲香老师一人在坚守。
“由于办学条件差,家长们宁愿舍近求远送孩子去民办幼儿园上学,也不愿意将孩子送到这里,因此,来这里上学的孩子逐年减少。2012年,幼儿园一个孩子也没有了。”里辛街道教办主任陈茂军说。2013年,里辛街道为该园招聘了年轻教师,并按照活动室、寝室、盥洗室“三位一体”的标准对幼儿园进行了改造。2014年,新园舍建成并投入使用,土厕所改造成了水冲式便池,教室里安装了空调,办园条件大大改善。从此,山里娃在家门口就可以上高标准的幼儿园。
“孩子的姐姐就是在民办幼儿园上的,每天接送需往返十几公里,一个月的费用就达2000元。如今,村里幼儿园建得这么好,老师的水平也高,一年的费用才2000多元,实在没必要送孩子去那么远的幼儿园了。我的孩子也能在家门口上优质园了。”该园幼儿刘沂凡的爸爸告诉记者。如今,很多像刘沂凡这样的孩子从民办园回到了村里的幼儿园,黄金篮子幼儿园已有幼儿15人,下学期预计会有20多人。
自2012年以来,里辛街道新建、改扩建幼儿园共计16所,所有幼儿园都配备了电子白板、教玩具,并且基本实现了空调取暖,有12所幼儿园铺设了人造草皮。“即便地方再偏远、幼儿再少,学前教育也不能成为空白。即使经济条件有限,我们也要实现‘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漂亮的地方是校园’的目标。”这是里辛街道教办一班人的共识。
农村娃在家门口也可以上“省级园”
2016年,里辛街道中心幼儿园被评为省级示范园,农村娃在家门口也可以上“省级园”,实现了家长们期盼已久的愿望。这里环境幽美,老师们自主开发的“二十四节气”特色园本课程,为孩子们在玩乐中打开了大自然之门,成为很多幼儿园学习的典范。
“小满太阳暖烘烘,田里禾苗绿茸茸。”“春分到,蛋儿俏。”……里辛街道中心幼儿园的老师们把这些节气歌谣巧妙地融入跳皮筋、竹竿舞等简单有趣的游戏中,让孩子们边跳边唱,边诵边玩。冬至节气,幼儿园会邀请家长同幼儿一起包水饺,让孩子们体验生活;小满节气,老师们会带着孩子们去麦田里观察还未饱满的麦穗,让孩子们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画一画……园长赵欣介绍,除特色园本课程外,该园还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在每个班、每周都开设一节特色课,包括古筝、舞蹈、围棋等。如今,该园的孩子们个个有才艺,都将二十四节气熟记于心,特色课程在这里变成了常规课程。
中心园最大的作用是辐射带动。里辛街道教办经常组织园与园之间的交流活动,还组织中心园教师支教,尽最大努力让中心园和各村办园的教育水平处在同一层次上。在中心幼儿园的辐射带动下,里辛街道的其他幼儿园纷纷开设了特色课程:十二生肖传统剪纸,用玉米叶、蒲草等编织小动物,用废旧的纸盒、瓶罐制作二十四节气图……“我们的特色课程是回归与还原儿童本真生活的课程,带给孩子的不仅是对生活常识、文化经典的熏陶,更多的是让孩子们在玩耍和体验中成长,从中感受到快乐。”赵欣说。
90%的教师持证上岗
2012年前,里辛街道全部幼儿教师中只有十几位有教师资格证。现在,全街道65位老师中,只有几位年龄在50岁以上的老师没有考取,90%以上的老师都取得了教师资格证。从事幼教工作,有幼儿园教师资格证是基本条件和要求。为了鼓励大家考取教师资格证,教办专门出台政策,让有证和无证的教师在工资待遇上体现差别。
幼儿教师尤其是非公办幼儿教师工资待遇偏低造成了幼儿教师队伍流动性较大,对学前教育的稳定发展是一个考验。“幼儿教师这份工作很辛苦,我们不能只要求教师奉献,更要用待遇留住人,让大家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陈茂军说,里辛街道从2012年起每月给每位幼儿教师发放工资补贴,一开始是300元,现在提高到了500元。如今,全街道幼儿教师到手实发工资平均达到了2400元。
为激励幼儿教师专业成长,里辛街道教办建立了激励机制,从德、能、勤、绩4个方面对教师进行考核,对区级以上教学能手、优质课等比赛获奖者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短短几年,各幼儿园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明显多了,取得教师资格证也不再是新鲜事。此外,他们还经常组织集体研课、园本培训、师德演讲、专题教学观摩研讨、游戏观摩等活动,确保每一项活动都成为教师前进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