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班主任 开垦那片撂荒的“灰色地带” 用爱助力 静待花开 精神文化,班级文化建设的灵魂 我对班会课的思考 一份沉重的检讨书

第4版:班主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班主任
04
【有 感而发】

精神文化,班级文化建设的灵魂

□ 济南市历城区唐王中学 樊启文

一直以来,每所学校都在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旨在用良好的文化熏陶人、教育人。作为学校基本组成单位的班级,其文化建设更是重中之重。那么,什么是班级文化呢?班级文化是指围绕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所建立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精神风貌等的集合体。具体包括班级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而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与灵魂。

笔者通过翻阅资料以及实地调查发现,许多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只是停留在物质层面,诸如班级的净化、绿化及美化,或是制度文化建设如班级公约、班级规范、班风、班训等。这样的班级文化建设只有形式,缺乏灵魂,即精神文化建设。那么,到底什么样的班级文化建设才是有灵魂、具有精神力量的呢?如何才能形成有灵魂的班级文化呢?

第一,班级文化建设不宜过大或太抽象,要具有可操作性。建立班级文化之初,应该选择从一个小点出发,做精做实,并长期坚持。例如,我们想让这个班级最终成为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集体,不妨从小处入手,先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习惯,坚持每天做一件好事。经过长期的培养与坚持,学生间关系融洽了,必然更团结,心态也更积极向上。

第二,班级精神文化建设需要物质文化建设及制度文化建设来保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建立之初,不可能所有学生都认可并贯彻执行这种班级文化,甚至在执行的过程中会产生怠惰思想。那么此时,制度就为之提供了重要保障。制度建设作为班级文化的支撑,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展示、锻炼、体验的平台,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

通过制度建设,先保证从形式上达到统一,然后经过长期的坚持与实践,使学生从心理上接受并最终上升为其自觉自愿的行动准则。

第三,提炼班级文化的精髓时要让学生广泛参与,这样才能切合学生的实际。班级文化是学生普遍认可、愿为之付出努力的方向,也是指引全体学生一个时期内奋斗目标的重要精神力量。因此,要让每名学生充分参与、集思广益,最终形成大家共同认可的班级文化内涵。这样的精神文化才具有生命力、号召力,在执行的过程中更能深入人心。

第四,充分发挥各科教师的智慧与力量。只有与他们达成共识,使他们积极参与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才能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形成合力,造成一种声势,营造一种班级氛围。这样有利于班级文化的快速形成。

第五,班级精神文化的形成需要经历漫长的沉淀过程。它绝不是一句时髦的口号、一句响亮的标语,更不能挂在口头上,而是通过这个班级全体师生长期坚持形成的一种精神信仰,并且在今后一个时期内都心甘情愿地为之奋斗。因此,只有通过长期、大量的实践与坚持,学生才能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日常行为准则。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应尽力营造一个团结和谐的班集体,通过确定班级的核心价值观、班级精神、班级道德等,努力构建充满尊重、理解、沟通、信任的人文精神,营造团结、和谐、奉献、进取的班级氛围,建立宽松、清新、充满人文关怀的班级精神文化,使学生快乐学习、快乐生活。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