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科学 坚持改革创新 努力在教育现代化新征程上走在前列 让校长之“水”活起来 告读者 五育并举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7版:教育科学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科学
07
【决策与思考】

坚持改革创新 努力在教育现代化新征程上走在前列

□ 潍坊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徐友礼

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吹响了新时代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冲锋号。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明了前进方向、把握原则、突破重点,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教育事业必将实现质的飞跃、开创全新局面。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潍坊市始终坚持以改革总揽全局,经过重点突破、综合推进、现代治理,在简政放权、办学体制、用人制度、考试评价、课程改革、立德树人、督导督学等领域开展机制创新,创造了闻名全国的素质教育经验,全市教育形成了“各类协调、区域均衡、轻负高质、群众满意”的良好局面,走在了全省前列。站在新的起点上,潍坊将凝心聚力再出发,坚持立德树人不动摇、改革创新不懈怠、遵循规律不折腾,在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上继续走在前列。

一、以优质均衡为目标,加快办学条件现代化

坚持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的价值导向,以解决农村弱、城市挤,学前弱、职教短等突出问题为抓手,大力做好补短板工作。结合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新一轮乡村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合理布点,规范标准,绿化美化,彻底消除农村幼儿园校舍隐患。高度关注人口政策变化和城市化带来的不确定性,超前预测,优先布局,完善住宅开发与教育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配套联动,刚性约束,消除盲点,全域覆盖。继续推进“一校长多校区”改革,建立城乡、强弱学校捆绑发展长效机制。调整支出结构,扩大对信息、实验、图书等投资,建立巩固全市中小学基本消除大班额的长效机制。加大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力度,力争昌邑、临朐、青州、寿光等县(市)首批通过验收。把职业教育作为满足学生成长需要,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突出解决11所县级职教中心专业师资短缺、实习实训不充分的问题。以转机制、增活力为导向加快高等教育发展,通过办学体制创新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办教育,“十三五”期间完成山东海洋技术大学、海洋职业学院、食品职业学院的创建,加快歌尔职业学院、环境工程职业学院的基础能力建设,整合资源,办好新工科新松机器人学院,形成更加鲜明的高技术人才聚集效应,更好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

二、以现代治理为导向,加快制度体系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最重要的是制度体系的现代化。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把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融入教育改革发展全过程,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融入现代治理体系建设全过程,融入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全过程,着力在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如何体现、党支部战斗堡垒如何建设、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如何发挥上求突破、蹚路子、创经验。要围绕“放管服”做好“管办评”,全面推行目标、清单、项目、底线、风险、协商和价值七项管理,用“目标”凝聚力量,用“清单”厘清责任,用“项目”攻坚克难,用“底线”夯实基础,用“风险”警钟长鸣,用“协商”精准发力,用“价值”提升境界,加快由“管理”向“治理”的转变。牢固树立学校办学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扩大办学自主权,完善“四会一核心一章程”的法人治理结构。在全部实现中小学党组织书记、校长“一肩挑”的基础上,推进党建标准化、书记任职资格、重大事项前置、党建述职考核评议等制度建设,切实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按照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尽快完善学校章程,把“九个坚持”的要求充分体现、贯彻始终。要持之以恒地完善学校理事会制度,理事长必须由中共党员担任,加强履职尽责的法治化、制度化、经常化;依托教职工(教师)代表大会,充分体现广大教师在治校育人中的主人翁地位,发挥民主监督作用;继续完善校务委员会制度,深化校内去行政化改革,推进扁平化管理;将各级各类学校家长委员会改为教师家长委员会,形成家校携手育人的有效机制。要坚持开放办教育,畅通社会各界参与办学、参与监督、参与评价的制度机制。坚持“办民办教育不伤害公办教育”底线原则,坚决禁止从公办学校选调优秀教师到民办学校支教的做法,通过选派管理团队等政策创新吸引社会力量办教育,鼓励民办学校小班化、个性化、特色化办学。完善第三方群众满意度调查、办学水平评估、校长职级评定、家长参与师德考核等制度。加大制度供给,率先建立起党委全面领导、政府依法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现代治理体系。

三、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加快素质教育现代化

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任务,立足中国教育现代化这个新论述,重新审视素质教育的内容、方式、评价等,传承好经验、注入新内涵、开拓新途径、做好新引领,加快素质教育现代化。加快素质教育内容现代化,按照国家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加大学生学习内容的充实、拓展,特别是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史、国史等内容教育;把音体美尤其是劳动课的开设提上重要日程。同时,及时追踪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加强对学生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生物工程、大数据等教育,在中小学全面普及编程教育的基础上,加大相关校本课程开发,使前沿知识的学习做到教材、师资、课时有保障。把素质教育方式现代化作为改革的重点,围绕增强认知能力、提高合作能力、开发创新能力、发展职业能力,下大力气改变“教师讲、学生听”“填鸭式”“满堂灌”,依靠大量重复训练提高考分,升学“只看分数不见人”的状况,以对国家、对民族、对学生未来负责的紧迫感、使命感,加大教学领域的改革,在“如何培养人”上下功夫。加大教学关系调整,扩大教师教学自主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继续推广合作探究、理解学习、选课走班等成功经验,开好生涯规划课程,做实研学旅行课程,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办好9处创新实践基地、15处未来教育体验中心,用好385处校外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加强高中与高校、基教与职教、普教与特教的贯通衔接、融合育人。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评价现代化,完善以核心素养为标准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引领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继续完善高中考试招生改革,积极应对新高考,重点做好“量表评价+标志成果+底线清单”的综合素质评价。创造条件创新学制设置,积极推行12年一贯制、九年一贯制、混龄教学等以学生成长需要为导向的学习新形态。

四、以队伍建设为保障,加快育人能力现代化

校长、教师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主体,校长、教师育人能力现代化是如期实现现代化的根本保证。要按照“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总要求,进一步深化校长职级制改革,释放改革红利。在完善校长后备人才、岗位遴选、职级评定、绩效激励等制度的基础上,实施校长治校育人能力提升工程,着重提高“从严治党、现代治理、团队建设、课程领导、资源整合、改革创新、自我成长”7项能力。把推进校长的年轻化、专业化、职业化提上重要日程,通过“未来教育家”路演,发现、储备一批;通过业绩考核竞争择优,提拔、重用一批,努力造就一支担当新时代重任的校长队伍。按照“按需设岗、分层聘任、合同管理、绩效激励”的原则,推进“县管校聘”,加大教师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弘扬新时代广大教师教书育人、勇于改革、无私奉献的精神,完善特级教师、潍坊名师、最美教师、师德楷模、优秀教师、学科育人标兵等表彰机制;改革完善师德考核机制,坚持评先树优、职称评聘等师德前置审核制度。持之以恒抓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完善层级发展机制,做实校本培训,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办好名师工作室,校校开展师带徒,抓好学科领军人物、青年课改先锋、政府教学成果奖、教师名字命名教学法、教师专著出版基金等系列激励政策的落实、创新。高度重视新招聘教师性别比例失调、中学理科教师胜任力弱化、幼儿园公办教师比例偏低、职业学校新上专业教师不匹配、高中选课走班带来部分学科教师严重不足等突出问题,通过改革创新,建设一支能够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