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智障生特点实施体育教学
充分了解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实施个性化教学的前提条件。智障学生有自身的特点和成长规律,教师只有掌握了这些特点和成长规律,才能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智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中枢神经活动特点。中枢神经是人体活动的指挥系统。由于智障学生的大脑都曾遭受过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大脑皮层神经联系的接通机制较弱,形成较复杂的神经联系较困难,分化抑制难于形成,而且容易消退。鉴于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这样做,不但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有利,而且对其大脑的活动和学习质量都有直接影响,能使大脑相应的部位形成兴奋灶,从而快速地接收、储存、发出信息。在教学中,我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给予他们关怀和鼓励,赢得了他们的喜爱与信任,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温暖。另外,我千方百计充实活动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把音乐、舞蹈引入课堂,让智育、美育与体育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
身体素质特点。不同的智障学生,身体素质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要针对每名学生的不足进行练习,使其均衡发展。另外,每名学生的健康状况、体育兴趣、运动技能等情况各不相同。这也要求教师必须根据每名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个性化教学。
运动能力特点。实践证明,智力缺损越大,运动能力越低。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多开展一些运动强度小、动作简单的趣味性体育活动,如“自理跑”(穿衣服加背书包)、原地跳远、掷沙包、投小皮球等活动,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感觉、知觉特点。感觉、知觉是人们接触、了解和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环节。由于智障学生的大脑受到过不同程度的损伤,他们的感官机能普遍比较低,反应较迟钝,力量、重量、平衡、空间等感觉都较差。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多次重复讲解,增加示范和练习,以提升痕迹的积累效应,从而发挥多种感官的综合作用。例如,在教学生学习足球的运球这一动作时,我先讲解动作要领并且进行示范,然后要求学生用脚内侧的脚弓触球。接着,我告诉学生哪里是足弓,并让他们坐下来,用手摸一摸自己的足弓。随后,我让他们继续练习。这样,经过多次训练,大多数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动作要领。
思维特点。智障学生的抽象思维、概括能力差,还具有不连贯性等特点。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通过直观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力争使学生获得有关动作清晰、完整又准确的表象。在上课时,应尽可能使用多媒体教学,通过视频等直观演示,让学生尽快掌握动作要领,并进行模仿性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