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要闻 我省基础教育领域将集中实施“十大行动计划” “百所高校进淄博”暨大学生就业创业论坛举办 我省高校再添5个ESI前1%学科 “嗬,真暖和!” 潍坊市将提前一年实现消除大班额目标 让法治的阳光照进每一处校园 新闻资讯

第1版:要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要闻
01

潍坊市将提前一年实现消除大班额目标

全市普通中小学大班额比例目前已降至0.37%,2019年底前将彻底消除存量大班额并防止反弹

编者按:基础教育发展到今天,消除大班额已成为一种必然要求。教育要提升质量,要从外延发展转向内涵发展,就必须解决一些长期存在的制约性问题。不解决班额过大的问题,要想进一步提升教育发展质量,让每名学生都受到应有的关注,更好地落实课程目标,改革教育教学方式,等等,都会受到严重制约。潍坊市在解决大班额过程中超前规划、综合施策、强力推进,将班额标准化同“全面改薄”工程一起连续3年列入政府工作报告,纳入对县(市、区)科学发展综合考核,每年对县(市、区)完成情况通过媒体进行公示,推动县(市、区)全面摸清大班额底数,建立台账,“一校一案”明确完成时限,取得了良好成效。潍坊市消除大班额工作的实践说明,要真正破解这一难题,需要政府的科学规划和强力推进。而班额降下来之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发生的新变化,又反过来证明了消除大班额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本报讯(记者 高洪俊 迟强)“以前,我所在的班有59人,教室里空气质量差,尤其是上完体育课后,即使打开窗户,味道仍然散不出去;上课时,坐在后排的同学有的甚至听不清老师的讲课声。今年,班级人数变成了45人,教室里一下子变得宽敞、明亮起来,班级秩序也好多了。” 潍坊市寒亭区河西学校学生张丽鑫高兴地对记者说。在昌乐县新城中学,初三学生孙天一这样说起班额小的好处:“现在,座位的前后左右比以前宽敞多了,身子能活动开了。特别是教室后面有了图书角、植物角等活动小天地,同学们可开心了。”

近年来,潍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把破解中小学大班额问题作为民生工程,同“全面改薄”工程一起连续3年列入政府工作报告,纳入对县(市、区)科学发展综合考核、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考核,纳入“互联网+”教育综合督导重要内容,每年对县(市、区)完成情况通过媒体进行公示,持续高强度推进大班额破解工作。

政府主导,多渠道融资,有效解决“钱不足”的问题

“在破解大班额工作中,我们坚持财政投入主渠道作用,同时充分利用各项政策,创新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办学。”潍坊市教育局副局长韩光福说。

在解决学校建设“钱不足”的问题上,4年来潍坊市、县(市、区)财政投入43.96亿元,镇(街)、村投入17.94亿元,采用PPP模式融资14.29亿元,政策性贷款6.48亿元。特别是在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上,连年引资超过20亿元,民办中小学发展到91所。充足的民办教育资源不仅满足了部分学生的择校需求,而且促进了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的协调发展。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起始年级班额全部达标,大班额班级还剩97个,占全市普通中小学班级总数的0.37%。全市将确保2019年底前彻底消除存量大班额并防止反弹,提前一年实现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到2020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的目标任务并建立长效机制。

优先保障,扩增量挖存量,有效解决“地不够”的问题

潍坊市所属各县(市、区)在优先解决学校建设用地、扩容学位、补充师资、优化学校布局、严格招生管理、严控班额和规范学籍等方面综合施策。特别是在解决“土地指标短缺”这一老大难问题上,各地党委、政府坚持将计划指标和增量指标重点向教育用地倾斜,提前预留、优先保障新增学校建设用地。2015年以来,全市共新增教育用地8281.69亩。

在充分利用闲置场所方面,各县(市、区)也是想方设法。寿光市将聋哑学校和招生办搬迁后留下的场所改扩建为师范附小,新增24个教学班。高密市投资8000余万元,在原棉麻储运站旧址建起高密市第二实验小学新校,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4年来,潍坊市共盘活现有存量房产和企业建设用地1600多亩用于校舍建设,新增学位2.3万个。这对优化城区学校布局、破解大班额问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加强创新,借助“改革红利”,有效解决“人员少”的问题

潍坊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市采取有力措施保证新建校的教学质量,绝不让新建校因为师资短缺等原因一投入使用就变成“薄弱校”。

各县(市、区)创新思路、多措并举,用好用活编制政策,深化教师职称和“县管校聘”改革,有效保证了教师“引得来、留得住、用得活”。

通过“有编即补”、“退一补一”、建立教师临时编制专户、购买公益岗位等方式,2015年以来,潍坊市共引进新教师13155名,有效缓解了破解大班额带来的师资短缺现象。通过推行“县管校聘”改革,将教师由“学校人”转变为“系统人”,引导优秀教师在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合理流动,实现优质资源共享。2015年以来,全市共完成跨校交流教师17335人次,有效推动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缓解了城区学校“择校热”。通过推行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统一中小学教师职务序列,创新教师职称评聘机制,将职务聘任与岗位聘用相统一。探索建立“指标到校、自主竞聘、评聘合一、民主监督”的教师职称管理机制,确保教师职称评价科学合理。通过开展乡村教师“百千万”专项培训计划、乡村教师安居工程,提高乡村教师业务和待遇水平,让乡村学校引得来教师、留得住学生。

坚持优质均衡,努力缩小校际差距

早在2015年,潍坊市就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全覆盖。站在新的起点上,该市超前谋划、积极作为,又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工作。今年3月,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在该市启动了全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督导评估认定,昌邑、临朐、寿光、青州、高密先后通过了省级认定。同时,该市还创新实施了一系列举措,助推城乡教育一体化优质均衡发展。

该市推行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建立了统一管理机制、人才合理流动机制、教育教学一体化机制、捆绑考核评价机制四大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目前,全市共组建了包括教育学区、城乡互助共同体、教育联盟、教育集团、委托管理、“名校+分校”等多种模式的学校发展共同体346个,涵盖了所有义务教育学校。

潍坊市有效推进解决大班额工作,给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师生关系和家校关系带来的变化都是显而易见的。

传统的大班额教学,降低了每名学生应该享受的关爱度。班额标准化后,教师可以根据授课需要,让学生或对坐或围坐。这样,教师可以很方便地走到学生身旁,组织、引导和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好地因材施教。潍坊新华中学初二物理教师王艳说:“一个班一下减少了10多名学生,实验课上,每名学生都有机会动手操作了,我也能走到学生中间逐个观察和指导了。”

班额标准化后,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活动,学习成长得更快乐。潍坊市寒亭区外国语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师明强强,在课上将学生分成6人一组,让他们观察研究水的酸碱性。各组学生拿着矿泉水和自来水认真地做实验,6个小脑袋瓜凑在一块商讨实验步骤,观察实验现象,过了一会儿,又忙着在报告单上记录实验结果。课堂气氛轻松活泼。课后,学生们围在老师的身边,争着说:“老师,下节课,我们还是组内活动吗?”“老师,我们智慧小组实验成功了!”“老师,刚刚的实验步骤是我们自己讨论确定的呢!”明强强说,如果班额大,这是无法实现的。

以前,学校班额大,一些重要活动特别是校外活动很难组织,校长、班主任整天为安全问题提心吊胆。潍坊日向友好学校校长王鹏飞深有感触地说:“化解大班额工程的实施,或许一时会让学校面临设备、师资等的不足,但结果是人人受益,老师工作压力减轻了,学生学习轻松了,家长放心满意了,学校提升育人质量、优质均衡发展更有了保障。”潍坊寒亭一中高三学生家长纪京涛感慨道:“我们家长都支持消除大班额。孩子班上原来有60多人,坐在教室后排的孩子有的看不清老师在黑板上的板书;开家长会时,我们只能站在教室外的走廊里。现在,孩子少了,教室里显得非常宽敞,家长们都替孩子高兴。”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