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师园地 甘做光明使者 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同化”学生 让学生更加自主地学习 多些智趣 多点笑声 巧妙分层让教学更宜人 “她有一颗火热的心” 观察 仿写 评价 改写

第5版:教师园地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师园地
05
【教师风采】

“她有一颗火热的心”

——记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高密市柴沟镇教管办教师魏贞淑

□ 本报通讯员 邱昭山 王洪涛

今年以来,高密市柴沟镇少先队工作受到有关媒体的高度关注,《雷锋》杂志第五期介绍了该镇教管办少先队总辅导员魏贞淑的感人事迹。了解魏贞淑的人都说,柴沟镇少先队工作之所以能走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离不开她的辛勤付出。她像雷锋同志一样,有一颗火热的心,热爱学生、热爱红领巾事业甚至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1979年,魏贞淑刚刚踏入教坛,时年48岁的父亲突然被确诊为白血病,不久离世。含着泪给父亲办完丧事后,作为家中长女,魏贞淑心里非常矛盾:继续干民办教师吧,每月才17块钱,对一个七口之家帮不了多少;不干吧,想到父亲的嘱咐以及全班54名学生期盼的眼神,她实在难以割舍。最终,她选择了继续当“孩子王”,并立志让琅琅的读书声响彻农村的天空。她给自己立下了一条“规矩”:每天必须工作、学习14个小时以上。在简陋的教师宿舍里,尽管冬天滴水成冰,夏天蚊子成群,她利用早晚时间,精心备课、批改作业、自我充电,每天从一睁开眼就忙碌到深夜,雷打不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连续带小学毕业班的6年里,她的教学成绩年年名列前茅。

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魏贞淑却说:“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就应该拿出爱自己孩子的心,对待每一名学生。”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一个冬季,天气非常寒冷,魏贞淑看到有的学生手上生了冻疮,暗暗自责对学生关心不够,就从微薄的工资中拿出钱来,到供销社买来毛线,利用周六、周日和晚上的时间,拜一个农妇为师,边学边干,加班加点,穿针走线,为全班36名学生每人织了一副可露出指腹的手套。当看到学生戴上手套坐在教室里安心做作业时,魏贞淑忘记了自己被毛衣针磨肿、渗出血渍的手指的疼痛。

很长一段时间,魏贞淑与丈夫同为民办教师,两个人的工资还抵不上一个公办教师,家里日子过得紧巴,很少给孩子买零食。一次,她收到一家报社寄来的13元稿费,正巧学校安排她第二天到县城开会,就答应给上幼儿园的孩子买糕点吃。到县城开完会,她花了近10元钱买了急需的少先队工作书籍,手头钱不多了,就在上车前顺便买了两包青岛产的饼干。赶回学校后,班长告诉她,王强当天没到校。她立即骑上自行车,赶到王强家里。原来,王强的母亲早逝,父亲体弱多病。那几天,父亲的病情加重了,王强就自作主张,留在家里照顾父亲。魏贞淑将两包饼干硬是留给王强的父亲,然后亲自生火,为王强一家做饭。她一边做饭,一边跟王强拉呱,鼓励他以学业为重,用知识改变命运。天已经黑透了,魏贞淑才在王强依依不舍的目光里骑上自行车,往4公里外的自家赶。在她的帮助下,王强顺利读完高中,被重点大学录取。

2009年以来,魏贞淑先后两次动过肿瘤手术,做过24次化疗、放疗。即使这样,她也毫不顾及脱发的烦恼、脸庞的憔悴,一出医院就全身心投入到钟爱的红领巾事业中。作为少先队总辅导员,她探索搭建主题教育、红领巾示范岗、学雷锋爱心互助、志愿服务、研学旅行多元活动平台,统筹推动校内、校外少先队活动有效开展,促进少年儿童自主成长。她积极奔走,在高密团市委、妇联和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牵头建成了朱翰春蕾小学、曹疃格力希望小学。这些年,柴沟镇少先队仅获得省级以上荣誉称号就有20多项,一个少先队中队还被评为“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她也先后荣获“潍坊市十佳最美辅导员”“山东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称号,并被授予“山东省少先队工作突出贡献奖”。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