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新闻 从“两基”“均衡”迈向“优质” 2018年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中华武术)年会召开 临沂入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 青岛建成省内首所公办自闭症儿童学校 “我和树叶有个约会” 简 讯 我和妈妈比“职业幸福感”

第2版:新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新闻
02

我和妈妈比“职业幸福感”

□ 德州市陵城区临齐街道西关小学 谷颜卿

改革开放40年,我家两代人出了4名教师:妈妈和姑姑都已从教三四十年,我和表弟从教也有七八年了。妈妈怀旧,总是拿那个年代的自己和我比较,教导我要珍惜我们所处的好时代。

小平房VS大高楼

40年前的1978年,19岁的妈妈高中毕业后回村里当了一名小学民办教师。

那时,村小的教学条件很差:教室是小平房,在屋里看得见房梁;窗户、门到处透风;课桌是砖和泥土垒起来的土台子。冬天的时候,妈妈用化肥袋子扎上顶棚,窗外用高粱秆钉上塑料布,一刮风门窗呼啦啦乱响。屋内点煤球炉子取暖。即便是这样,师生们还冻得手脚生疮,妈妈更因此得了风湿骨病。夏天,教室里没有电扇,六七十名学生挤在一间小屋子里上课,空气污浊不堪。

现在,崭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学生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教学楼门窗都是铝合金的,再也不会因刮风下雨发出响声而影响学生学习了。教室里通上了暖气,再也不用担心被冻伤手脚了,我也不用像妈妈一样辛苦地点煤球炉子了。教室地板锃光瓦亮,学生放学后用拖把一拖即净。

复式班VS标准班

由于师资条件的限制,当年妈妈教的是复式班。所谓复式班,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成一个班,由一位教师用不同的教材,在同一教室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那时妈妈教一、三年级的语文课,兼教二、四年级的数学课。每天上午第一节和第三节是一、三年级复式班的语文课。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维持课堂秩序是个老大难问题。为此,妈妈课前要在黑板上抄上生字、词语,好让三年级的学生上课时抄写,不影响她教一年级的学生拼读。上午第二节和第四节是二、四年级复式班的数学课,情况也大抵如此。下午各班除了一节数学课、一节语文课外,还有一节音体美课。妈妈都是头一天晚上在家备好4个年级的语文、数学和音体美课。因为全天上课,妈妈嗓子常哑,只好含着西瓜霜坚持上课,而批改作业则常常到深夜。

现在的班级,每班只有40多名学生。我在学校只教一个年级的语文课,每周10多节课。上完课,我可以在办公室里备课、批改作业,比妈妈当年轻松惬意多了。

传统教育方式VS现代教育手段

以前,妈妈讲课只有黑板、粉笔可用,得忍受呛人的粉笔灰。现在,教室里加装的电子白板让广大教师基本告别了“吃灰”时代。更重要的是,白板教学更生动形象,利于学生理解。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甲天下》一课时,我用PPT课件向学生展示桂林的山清水秀,学生陶醉在美景中,学起来很轻松。

自我能力提升大PK

妈妈利用课余时间坚持学习,于1999年考上了师范学校,进修两年之后转为公办教师。我现在每年暑假都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网络研修,还参加教育局组织的外出学习培训,提升教学能力水平。想要看教育专著,从新华书店或当当网、亚马逊上都能买到。教育方面的公众号层出不穷,学习方式更加多元化,学习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

改革开放40年,小城的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幢幢教学楼拔地而起,一所所新学校遍地开花。我们处在了最好的时代,农村教师有乡镇补贴了,班主任费从15元涨到300元了,教师职业越来越受人尊重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40年带走了妈妈这代人的芳华,迎来了我们这代人的美好青春。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