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为梦想奋斗的道路上
——记山东工业职业学院教师董佳佳
第一次见面,她目光坚定,言语爽朗,笑容灿烂,一身职业装透露着干练,温文尔雅中展现出强大的气场,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就是学生们口中的女神“董妈”——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建筑与信息工程系教师董佳佳。
入职13年,她初心不改
谈起从事教育行业的初衷,董佳佳用了“机缘巧合”4个字来形容。13年来,恰恰是这个“机缘巧合”使最初的工作变成了如今最热衷的事业。“我出身于教育世家,爸爸、叔叔、姥爷、舅舅都从事教育这一行。这也是我对这个行业特别有感情的原因之一。”董佳佳说。
“我至今还记得第一次上台讲课时的情景。当时讲的是计算机文化基础,我特别紧张,40分钟的课程15分钟就讲完了。”对此,董佳佳记忆犹新,“我把要说的每一句话都写下来,手心一直出汗。那种感觉永远也忘不了。”
经过十几年的磨炼,现在的董佳佳早已信心满满。她主持的“图形与图像处理”课程获评院级精品课程,并在山东省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院级选拔暨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学院观摩课比赛中获得三等奖。在山东省第二届微课教学比赛中,她设计的“软皮抄封面”获得二等奖。她曾荣获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授予的“优秀指导教师”和“最佳指导教师”称号,也多次获得“学院优秀教师”“最受学生欢迎教师”等荣誉称号。
董佳佳坦言,在工作中,她感触最深的两个词是“信任”和“真诚”。入职13年,她初心未改。
用爱温暖每名学生的心田
董佳佳更像学生们的家长,无微不至地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谈到如何与学生处理好这种微妙的关系时,她说:“我们要用心去育人,用爱去感化学生。”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一名大三学生品学兼优,但家中生活困难,父亲患癌症。参加完技能竞赛省赛后,该生说不想参加国赛了,要去打工挣钱。董佳佳得知后,积极帮助其争取奖学金与学院助学金,帮助他渡过难关。“如果没有董老师,我就辍学了。直到现在,每当遇到难题时,我都会向董老师请教。”该生动情地说。
生活中,她善待每名学生,把学生当作朋友。同时,学生也愿意把她当作知心朋友。学生犯了错,董佳佳从不训斥他们。她说:“一味训斥是没有用的,只有耐心地帮他们改正错误才能达到育人目的。”从最初的“董老师”到现在的“董妈”,称谓的变化足以体现她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一名大三学生有点叛逆,学习成绩一路下滑。董佳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有一次,她发现该生在海报设计方面眼光独到,有天赋,便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你在艺术方面很有天分,设计的海报很有创意,也很有思想。”通过正向的激励表彰,该生改掉了不好的习惯,成绩稳步提高,设计的作品在全省电子与信息技术应用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顽强拼搏,技能大赛收获多
2017年对董佳佳团队来说是丰收的一年:6月,她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技能大赛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比赛并获二等奖;9月,指导学生参加山东省电子信息化大赛并获一等奖;10月,指导学生参加第十二届高职高专“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并获一等奖;11月,指导学生参加山东省技能大赛软件测试大赛并获一等奖。
比赛的密集程度可见一斑。而这只是董佳佳在完成日常教学任务后取得的成绩。
“比赛前一个月,我们几乎每天都要熬到半夜。不管做实验到多晚,董老师都和我们待在一起。有一次,实在太晚了,董老师把我们送进了宿舍楼才放心地回家。”学生时思远说。
“在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国赛备赛时,我们只有模拟题,没有相关资料。程序做了一半,我们就做不下去了。我只好全部推倒重来,与学生重新设计。”董佳佳说。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国赛时长4个小时,对人的心理、智力、体力等方面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当时,我送学生们去考试,就像送自己的孩子参加高考一样。在学生们走出考场的一刹那,我看到他们脸上浮现出轻松的神情,才放下心来。”董佳佳说。
慢下来,是为了走得更远
拥有内在有趣的灵魂,才能拥有高质量的精神生活。董佳佳说:“我愿意做一个有趣的人,热爱工作,更热爱生活。”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这是董佳佳对待生活的方式。遇到烦心事时,她会选择用运动的方式来解压。“我喜欢去体育馆打羽毛球。我还是我们学院羽毛球比赛的季军获得者呢!”董佳佳爽朗地笑着说。
“我不仅是教师,还是妻子、母亲,同时还是我自己。”工作之余,她喜欢和爱人、孩子一起去旅游,偶尔也会约上闺蜜外出小聚。她不拘泥于现状,自由地去追求远方的田野,给自己的心灵觅得一处栖息的场所。这也造就了她独特的气质和满满的自信。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10多年的从教经历让董佳佳对本职工作早已驾轻就熟,但她从未停止追求更加有活力的生活的脚步。为此,她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