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移情”效应
“移情”,是艺术审美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效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人逢喜事精神爽,山也欢来水也笑”,即为典型的“移情”现象。
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使学生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而传统的数学学习是“以笔代劳”,以书面的训练为主,我们习惯上称之为“哑巴数学”。因此,我们把心理学中的“移情”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将审美愉悦转化为“深度学习”。这种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小学教学中,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愉悦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教育,学习新知识。这是心理学家的经验之道。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数学学科的特点是以抽象思维为主,而小学生心理发展有如下特点:感知的笼统和不精确;感知的目的性、有意性、持久性差。小学生思维的主要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渐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积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将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巧妙联系起来,并恰当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去,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移情”就是这样的教学方式。
“移情”教学以基础数学思想为内核,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原创艺术”,将数形结合、对应、代换、转化、概率等数学思想和方法直观且感性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奥妙无穷的数学世界。
18世纪,在风景优美的普莱格尔河中有两座小岛,有7座别致的拱桥把河岸和小岛连接起来。每逢节假日,市民们纷纷上岛消遣。不知何日,有人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每座桥只许通过一次,最后仍回到起始地点,能否一次走遍7座桥?”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七桥问题”。当时,好奇的人们反复行走,均以失败告终。大数学家欧拉听到这个问题后,很快便证明了这样的走法不存在。他把这个实际问题抽象成了一个由点线组成的简单的几何图形,把要解决的问题转化成“一笔画”问题了。又如,在一次数学课上,学生们组织了数学小剧场《π的前世今生》,将祖冲之如何发明圆周率以及后人如何发展圆周率的过程生动有趣地展现出来。身穿“圆周率”衣服的“祖冲之”穿越时空,来到现场,其举手投足都展现了数学大家的魅力,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这样一来,数学课变得像艺术课了,教师通过“移情”效应培养了学生的专注力,使学生对知识点的消化能力更强了。同时,数学学习不再是空中楼阁,进一步促进了学以致用。
可见,“移情”通过充满趣味、深入浅出的特色教学,能让学生体会到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和成就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不同思维层次的特色教学内容,引领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其中,低年级可以开展“画数学”课程,中年级可开展“玩数学”课程,高年级可开展“数学剧场”课程,以便构建起以数学基础课程、数学拓展课程、数学文化课程和数学专属课程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模块体系。如此一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以落实,形成了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健康向上的价值观,成为极具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又有合作精神、扎实基础的优秀学习者,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生的数学素养都得到显著的提升。
有一个比喻很形象,即“学习知识就像拎起一串葡萄,如果没有葡萄梗,那么知识只是一个个散落的葡萄粒”。知识结构就像葡萄梗,其根本作用是把葡萄粒穿成一串,在各个知识点之间建立起联系,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很多学生学习困难,就是因为在学习过程中找不到知识与知识间的联系,没有形成认知结构。而在“移情”教学中,教师会特别强调知识间的联系,帮助学生们建立整体的知识网络,让他们“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每涉及一个新知识点,学生们都会将它与旧知识点进行迁移、联系。这就像我们在认识新朋友时,老朋友在场,心中更自信、快乐。
(作者单位:滕州市官桥镇苏坦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