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幼教家教 重视家庭教育作用 探索家校合作途径 怎样引领家长融入幼儿园活动 风信子 “四心”育人 方得始终 如何有效开展家访工作 怎样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美德 家校合作培养心理健康的儿童 特校班主任与不同类型家长沟通的策略

第7版:幼教家教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幼教家教
07

怎样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美德

□ 吕祥志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国人的一种美德。可是,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有些家长开始溺爱孩子,在物质方面给予孩子最大满足,以致孩子的节约观念严重匮乏,甚至养成了铺张浪费的坏习惯。

要想使孩子改掉坏习惯,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家长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用勤俭节约的故事感染孩子。观念在于传授。古今中外有许多感人的有关勤俭节约的故事,这些故事是教育孩子的好材料。家长可以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感人故事并讲给孩子听,让孩子形成健康的消费心理,逐渐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例如,毛泽东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木板床,一件睡衣穿了20多年,补了73次。经济困难时期,他主动要求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水果、鱼、肉。这位伟人给我们作出了表率。如果父母经常给孩子讲述这类故事,孩子就会明白勤俭节约的重要性。

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让孩子自觉做到节约水电。比如,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里,都要随手拧紧水龙头,随手关灯;当看到别人浪费水电时,主动予以制止。针对孩子的作业本、生活用品“脏乱差”的情况,家长要告诉孩子这些东西来之不易,因此要格外珍惜,不能随便撕掉,更不能用来叠纸飞机。当铅笔只剩下一小段的时候,可以给它套上圆珠笔帽,再接着使用。不乱扔垃圾,并注意分类投放;收集那些能回收的废旧物品,把它们卖掉后可以买学习用品。就餐时吃多少就盛多少,不能剩下饭菜。

在劳动中培养孩子的节俭意识。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多让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比如,利用节假日,可以带领孩子到农田里,给庄稼锄草、浇水、施肥。这样做能让孩子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从而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也可以让孩子干一些家务活,并付给孩子一些报酬,让他拥有零用钱;等孩子攒的钱多了,可以送到银行里存起来。每隔一段时间,家长都要过问孩子零花钱的支出情况,并鼓励孩子把钱用到有意义的地方,教孩子学会理财。

家长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好榜样。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其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因此,要想培养孩子的节俭意识,家长必须率先垂范,在生活中精打细算,不大手大脚。要适度消费,爱惜每一粒粮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即使家庭富裕,也不能让孩子肆意挥霍。

(作者单位:滕州市姜屯镇姜屯中学)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