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要闻 我省教师队伍建设亮点纷呈 日照:谱写农村薄弱学校“强筋壮骨”新篇章 “助丽行动”再出发 红红火火过大年 乐陵严禁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校园 菏泽信息工程学校专题部署严禁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校园 “寿光教育现代化”研究项目通过专家论证

第1版:要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要闻
01

日照:谱写农村薄弱学校“强筋壮骨”新篇章

□ 本报记者 李波

日前,记者走进日照市偏远的五莲县叩官镇中心小学,仿佛置身于条件优越的城市学校:漂亮的教学楼、宽阔的操场、先进的教学设备……“镇上最美的建筑就是咱学校!”校长冯展鹏感慨颇多,“我们学校原来是一所薄弱学校,经过两年的聚力攻坚,新建了一栋教学楼,更新了教学设施,办学水平明显提升,教育教学已经与城里的学校‘齐步走’了。‘全面改薄’为我们乡镇学校‘强了筋、壮了骨’!”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自2014年起,日照市用5年的时间规划实施了全面改善农村中小学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工程。至2018年底,“全面改薄”任务圆满完成,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对教育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画好施工图:缺什么补什么

为摸好家底,日照市于2014年7月对全市447所义务教育学校进行了“拉网式”清查,立足“保基本、兜网底”,对照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以校为单位建档立册,逐项核对办学条件,做到“无缝覆盖”,然后分析确定每所学校(含教学点)办学条件缺口,列出现状和需求清单,摸清底数。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其中289所存在基本办学条件缺口的学校“量体裁衣”,制定了专门提升方案,一校一案,明确补足缺口的方法途径、时间安排和资金来源,形成“全面改薄”的“诊断书”。在此基础上,经过充分分析论证,结合中小学布局优化调整,对照《普通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制定了《日照市“全面改薄”工作规划实施方案》,明确“全面改薄”的时间表、路线图,为学校“强筋壮骨”画好了施工图。

2014至2018年,全市“全面改薄”规划改造项目学校289处,规划投资22.01亿元,计划改造校舍99.47万平方米,改造运动场地72.98万平方米,购置设备397.23万台件;为薄弱学校新配备教师2000名,新选聘校长40名。

订立军令状:划好底线和红线

日照市多措并举,强化推进,确保了规划的落地、落实。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面改薄”工作,市委书记、市长多次听取情况汇报,作出指示和批示,提出工作要求。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调度,推动“全面改薄”工作。为扎实推动“全面改薄”规划任务的落实,市政府与各区县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明确时间节点、任务目标、权利义务、绩效奖惩等,并将“全面改薄”工作纳入对各区县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为各区县划好底线,也划出红线。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市长担任召集人,分管市长为副召集人,相关部门、各区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及时研究解决工程推进过程中“人、地、钱”等关键问题。对“全面改薄”工程进展滞后的区县,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分别约谈区县政府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层层传导压力。市直有关责任部门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推进机构,为工程实施建立“绿色通道”,并实行部门领导包保区县制度,统筹安排、分线推进。

强化工程推进。市政府每年召开 1至2次“全面改薄”现场推进会,在全市科学发展现场观摩推进会议上,每个区县都选择2处以上“全面改薄”项目现场。市、县两级教育主管部门分别成立项目督导组,督导组成员常年坚守在“全面改薄”一线,有时与施工方一起吃住在工地上,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决战在改薄项目现场。

强化制度保障。建立多项制度,推进工作开展。建立专题会议制度,市政府定期召开区县政府、市直有关部门分管负责人参加的推进会议,调度工作情况,协调解决问题;建立工作专班,市、县两级均成立了“全面改薄”工作专班,教育主管部门主要领导任“班长”,各有关部门派员组建工作专门小组,小组成员不仅是在办公室里“纸上谈兵”,更多的是到施工现场“沙场点兵”;建立督查制度,将“全面改薄”工作列入市政府专项督查,每年督查两次,市政府办公室下发督查通报;建立约谈问责机制,市政府对工作推进不力的区县,约谈主要负责人,有效保障了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建立定期通报制度,实行挂销号制度,挂图作战,挂图督战,坚持“周调度、月通报”,倒逼各责任单位加快工作进度;建立公开公示制度,通过电视、网络、广播、报纸等媒体,对“全面改薄”工作任务目标、工作进度等进行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打好组合拳:打通制约发展的“堵点”

农村薄弱学校存在校舍陈旧、设施老化、教师紧缺、专业水平低等诸多“堵点”。日照将“全面改薄”作为促进农村教育快速发展的“牛鼻子”,整体设计,县域统筹,一体化实施,全方位覆盖,打好组合拳,立足集成式施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局长、党组书记申淑清说:“我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注重充分论证、多措并举,不仅仅是改造薄弱学校的外观,而是要从更深层次提升学校的软硬件水平,打通制约农村薄弱学校发展的‘堵点’。”

标准化建设。日照市以《普通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为基点,以学校现有办学条件为起点,以标准化学校为目标,以县为单位立足教育实际,统一布局规划、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概念设计,教育资源均衡化配置,既不超标准建设豪华学校,也不搞低标准的不合格学校,确保教育投资的效益。学校建设一处,达标一处,提升一处,“全面改薄”县域一盘棋,齐步走,不让一所学校“缺位”。

一体化谋划。全市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加强乡镇初中、小学、幼儿园3个独立法人建制建设,将每个乡镇的小学统一为一个独立法人,在镇域统一学校建设规划,一体化实施教育资源配置,镇域小学办学条件实现高位均衡。市委、市政府将“全面改薄”融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一体化谋划,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和《日照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等文件,把乡村振兴作为全市上下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全市仅2018年就有52个“全面改薄”项目纳入日照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较好地推动了“全面改薄”的顺利实施。农村学校校舍基本实现楼房化,崭新的教学楼已经成为美丽乡村的一道亮丽风景,学校建设成为日照市乡村振兴战略的“排头兵”。

协同化推进。在“全面改薄”初期调研时,日照市教育局发现,薄弱学校硬件不“硬”,软件太“软”,教育理念落后、教育管理滞后、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是这些学校的“常态”,解决上述问题比校舍建设更为紧迫。为此,该局于2015年底实施了中小学校长职级改革,打破了校长轮岗交流的“壁垒”,引入先进的办学理念,构建以“四会一章程一核心”为代表的现代学校制度,积极推进法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改薄”“画龙点睛”,有力地强壮了薄弱学校教育管理的“软肋”。另外,该局还积极推进城区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联合办学,形成“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办学体制,让农村学校的教学计划、办学理念、教育资源与城区优质学校协同推进,形成“同校效应”。

专业化引领。日照市积极实施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教师由“学校人”向“系统人”的转变,强化城乡教师交流轮岗力度,推动城镇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每年交流人数按适合人数20%左右核定。仅2017年暑期,各县区教育部门就收到城区教师申请到农村交流任教的申请书1351份。在教师交流轮岗过程中,注重向农村薄弱学校倾斜,自2014年以来,城乡教师交流累计达8932人次,为农村薄弱学校新招聘教师2831名,培训14332人次,从根本上改善了薄弱学校的师资结构,较好地提升了教师专业水平。自2016年起,日照市还在省属师范院校每年培养近200名本科公费师范生,为农村学校培养后备师资。日照市以校长职级制改革为契机,先后选派市区优质学校的47名骨干到农村薄弱学校任“掌门”,引领薄弱学校的发展,在较短的时间内提升了薄弱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学理念。

底线化管理。日照市将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20条底线”要求作为学校办学的基本要求,包括校舍安全等级、楼梯分布、黑板配置、课桌配备、图书使用及学生住宿等。市教育局对办学“20条底线”实行动态管理,每年拉网式检查一次,严防“脱底”后重新“返底”,兜住学校发展底线,对因主观原因造成“返底”的,校长年终考评时一票否决。动态实施的底线化管理托起了农村教育发展的“底线”,强硬了农村学校的“脊梁”。

结出丰硕果:289所农村学校全部达标

“全面改薄”工程的实施,彻底改变了过去薄弱学校“硬件不硬,软件太软”的现象,通过一系列组合拳,在老百姓家门口打造出了众多好学校,群众笑了,孩子笑了。日照市东港区陈疃镇中心小学学生许传江说:“现在,我们学校变化可大了,不仅宽敞明亮的楼房代替了低矮的平房,而且还来了几位很有名气的城里老师,我们非常愿意听他们上的课。”

自工程实施以来,日照市项目学校竣工面积124.19万平方米,占规划建设总面积的124.85%;运动场地完工面积74.04万平方米,占规划改造运动场地总面积的101.44%;完成设备购置3.69亿元,占规划采购设备资金总额的104.75%。校舍建设、运动场地建设、设备购置均超额完成规划任务。全市累计投入资金29.2亿元,占五年规划总投资的132.67%。

全市289所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全部达到“20条底线”指标要求,达标率由改薄实施前的76%提升到100%,整体提升了24个百分点。农村小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8.61平方米,比改薄实施前增加3.56平方米;农村初中生均校舍建筑面积15. 41平方米,比改薄实施前增加5.7平方米。根据调研数据分析,均衡发展差异系数有较大改善。改薄实施后,县际差异系数大部分指标明显改善,生均校舍面积、生均运动场地面积、生均计算机台数、生均固定资产总值等主要指标差异系数总体呈改善状态,“全面改薄”工程取得预期效果,较好地补齐了农村教育发展的短板。

省教育厅、财政厅连续3年委托第三方对日照市“全面改薄”工作进行了评价,评定等次均为“优”,工作绩效位于全省前列。通过“全面改薄”,日照市补齐了义务教育发展的短板,全市所有项目学校软硬件均有大幅度提升,学校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学校由过去的家长、学生“不愿来”转为“抢着来”,许多前几年到城里读书的孩子也返回生源地所在学校。“全面改薄”较好地缓解了城区学校的择校压力,日照市城区学校自2016年起全面推行阳光招生、阳光分班,实现“零择校”“零择班”“零择师”。2015年底,各区县一次性整建制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验收。

壮丽篇章写就,最美风景在前。申淑清表示:“虽然我们的规划任务已圆满完成,但我们前进的脚步并没有停下。为切实解决当前日照市教育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加快推进全市义务教育从县域均衡向市域均衡发展、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从外延均衡向内涵均衡发展,实现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目标,去年4月,市政府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将深化‘全面改薄’成果,强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教育资源配置继续向农村学校、关键环节倾斜。这意味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日照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