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工作研究 县域推进学校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扎根乡村教育 追求教育理想 我给小鸟安个家 引领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味 走向生本的美术新课堂 “环保地球村”为学生播下“绿色火种”

第7版:工作研究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工作研究
07
【课改探索】

走向生本的美术新课堂

□ 张伟

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课堂教学应以生为本。然而,在目前的美术课堂教学中,依然是教师单向活动得多、教师为主体。这样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作为教师,应把课堂变成学生学习的舞台,把知识注入生命,让课堂闪现学生的灵动,让学生不但从中获得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而且不断生成自己的智慧和人格,生成自己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小处入手,大做文章。要进行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课堂教学改革,我们应在课堂教学中传授给学生自主获得知识的手段与方法,要尽可能精简地教给学生美术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技法,要给学生在时间和精力上留有空间,让学生自主体验美术活动。同时,要让问题进入课堂教学过程中,改变当前美术课堂教学中常见的“见书不见人,人围着书转”的局面。在课堂教学中,要以问题为主线,通过情境的创设,激活学生在美术活动中观察、感受、记忆、想象等审美元素的体验。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养成了搜集资料与所需材料的习惯,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以学定教,生成精彩。我认为,教学应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教少学多”,让学生在美术的欣赏与表现中自我寻找、自我研究、自我发现、自我创造。教师真正成为“导师”,成为学生构建知识的引路人。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更要追求和强化以学定教,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发挥的最佳途径,使他们不再感到美术作业是无味的,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提高每个学生的美术素养及综合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淡化形式,注重实质。美术教学活动的实质是以探究为核心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在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力地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要在启发引导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参与美术的探究与学习。学生获得的知识,有许多是在他们自己探索之下获得的。我们要看到学生对待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懂得“值得做的事,做得差一点也没关系”的道理。课堂不仅要看学生的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巧妙设计作品的展示交流环节,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张扬学生的个性特点。

探究学习,激发潜能。美术教学活动应以探究为核心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在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启发引导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参与美术的探究与学习,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平台。只有放手让学生讨论、合作、探究,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全程参与,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评价发展,鼓励创新。新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活动表现评价主要是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以鼓励的方式合理评价学生的体验探究能力,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想象力的培养埋下种子。在美术课上,我常采取学生自评、小组评优、同学点评、共同评价等方法。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对同一事物,学生们有不同的理解或多种表现形式。要杜绝以像不像为评价标准禁锢学生想象力和创新力的做法,在作业评价中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

(作者单位:滕州市张汪镇前寨子小学)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