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艺术蓓蕾在村小绽放
—— 沂源县东里镇水北小学美育走笔
“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入泥。此生只为一人去,道他君王情也痴,情也痴……”伴随着优美的唱腔,大幕拉开,身穿华丽戏服的小演员们迈着小碎步走上台,台下观众立刻发出一阵叫好声。这是记者近日在沂源县东里镇水北小学新学期开学典礼上看到的一幕。
“这个节目,我们准备1年多了。我相信,未来我一定能够站上更大的舞台,向更多人展示我的风采。”参加演出的五年级2班学生李佳莲自信地告诉记者。
“其实,学生们表演这出戏有一定难度。刚开始,他们只是能够简单地唱下来,效果并不是很好。于是,我请县京剧团的老戏骨教给他们一些演唱京剧的技巧。在演唱逐渐成熟后,我又教给他们一些京剧里面的身段并融入其中。音乐是一种离不开表演的艺术,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学生音乐表演能力的培养。你别看他们是农村的孩子,艺术潜力可大着呢。”该校音乐教师任百惠深有体会地说。
记者了解到,水北小学校舍2016年之前还是平房,教室数量有限,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室,也没有专职音乐教师。为了确保开齐音乐课,学校只好安排其他学科教师当兼职音乐教师。由于教师不专业,音乐课只能教授简单乐曲或播放录音上课,效果并不好。后来,东里镇教体办为解决这一问题,实行专职音乐教师走教制度,一位教师担任两三所学校的音乐教师,按课程表来给学生上课。这样,水北小学的音乐课能保证开足课时了。但由于走教教师要上好几所学校的课,根本没有时间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学生所学音乐知识得不到很好的消化和吸收。等教师再来学校上课教授新歌曲时,前面所学知识已被学生们忘得差不多了。学生们的音乐基础依然薄弱。
从2016年开始,沂源县大力实施农村校舍和运动场地改造提升工程,水北小学3300多平方米的综合教学楼工程得以顺利实施。新教学楼建成后,教室和各种功能室配置齐全,音乐课、美术课都有了专门教室。同时,县里加大对农村学校专业师资力量的配备。近3年来,水北小学新分来5名青年教师。音乐、美术、英语、信息技术等课程都有了专职教师,给这所乡村小学增添了无穷活力。
离开典礼现场,记者跟随很多家长来到该校教学楼4楼的艺术展览室。展台上摆放的一个个毛线编织的小动物、一双双精致的刺绣鞋垫,墙上挂的五颜六色的传统刺绣纹样,以及房顶的红灯笼,吸引了家长们的眼球。不少家长摸着展台上秀美的鞋垫感叹道:“孩子们的手真巧!”
近年来,该校大力开展艺体教学研究,针对年级分层开设了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社团。在低年级开设了竖笛、书法、国画社团,中高年级开设了刺绣、京剧、健美操等社团,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报名参加。学校逐步形成了以艺术教育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去年,该校的京剧节目《梨花颂》获市级三等奖;师生刺绣的照片刊登在《人民日报》上……
“去年,我陪孩子参加了《我是大明星》淄博赛区海选,孩子两次都晋级了。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我和孩子的爸爸都很开心。现在,孩子放学回来后写完作业就练习唱歌、跳舞,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学生家长、后水北村村民王德芳高兴地说。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农村学生的艺术素养,是我们坚持的办学思想。要想达到这一目标,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下一步,学校打算开设古筝社团,并进一步拓展书法、国画等社团项目,采取专任教师教学与外聘专家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和改进学校的美育工作,让更多农村学生受到艺术的熏陶,从而提高综合素养。”水北小学校长何玉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