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工业学校:凝心聚力打造中职强校
本报讯(通讯员 刘强)2018年5月,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淄博市工业学校的“网络空间安全”项目荣获一等奖第一名。这是2018年淄博市的“国赛”首金,也是淄博市在该项目比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其实,淄博市工业学校已经不止一次取得这样的好成绩。在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学校获得了4金、2银、6铜,奖牌数量位列全省第一、全国第六。
近年来,淄博市工业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是淄博市中职学校的一面旗帜。
日前,记者走进淄博市工业学校,近距离感受这所职教名校的风采,探寻这一系列辉煌成绩背后涌动的强大力量。
理论、实践“双具备”的师资力量
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保证,也是促进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支撑点。学校能不能向前发展,关键在于能不能培养一批优秀教师。
为培养一批优秀教师,淄博市工业学校修订完善了《教师综合素质提升方案》《青年教师培养与发展三年规划》,构建起了“合格教师—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学名师”四级递进式教师培养考核长效机制,对教师进行分层培养、逐级达标,将评定级别纳入教职工考核、评优等。每学期结束时,学校采取文化课教师学科知识统考和专业课教师分项目技能考核的形式,对1个学期教师个人业务能力提升情况进行考核,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
同时,学校积极推动教学团队建设,充分发挥名师的带动作用,成立了“李宇翔省级名师工作室”“王海霞区级名师工作室”,推动了教师的素质提升。其中,学校的智能制造教学团队被认定为“2018年度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学团队”。
社团、学分“双实施”的推动力量
学校通过社团开展活动,让学生把自己的才华都展示出来。现在,学校共设学科学习类、科技活动类、艺术类、体育健康类、文学类、社会实践类、综合类七大类别111个学生社团,包括“沙画人生”“说学逗唱”等7个新成立的特色社团、17个校级社团和87个部级社团。社团活动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技能操作水平、活跃学生课余生活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淄博市工业学校从2013年秋季开始实施学分制,进行教学组织管理和评价制度改革,并对学生实施学分预警制度,严格毕业学分认定。此举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使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促进良好学风形成等方面起到了推动作用。
“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缺乏人生发展大目标。学校通过实施学分制有了一个评价的杠杆,把3年学习的大目标分解为若干个小目标;同时,学习也设关卡,设计分系统。这样一来,对学生更有激励作用了。”该校副校长李军解释说。
同时,学校针对中职生的特点和企业对员工素质的要求,修订完善了《学生综合素质养成方案》,从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就业创业素质等7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通过思想道德讲堂和校会、班会,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通过《学生综合素养教育使用手册》《习字摘抄簿》,定内容,定时检测,提升学生的文学素质;组织了“弘扬工匠精神”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把工匠精神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和技能训练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利用“我们的节日”“国学诵读”等活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孝行标兵评选”“最美中职生评选”等活动,培养学生自立自强、阳光向上、感恩孝行等良好品质;成立学生创客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专业、课程“双改革”的引领力量
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提高人才技能水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但与普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相比,中等职业教育还没有真正成为社会民众普遍认同、主动选择的教育类型。
淄博市工业学校副校长李建忠表示,由于学校缺少与企业、行业的长效合作机制,不了解市场、行业的最新动态,因此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达到企业的用人要求。中职学生辛辛苦苦地学习文化课和专业技能,毕业后却不受用人单位欢迎。
为解决学校人才培养标准与企业用人标准不一致的矛盾,学校从专业设置与优化、课程体系、备课方式、课堂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努力实现校企产教深度融合,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签约莱茵科斯特中德国际认证项目,与企业成立联合培养班,坚持“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质量。
目前,学校根据不同专业类型进一步细化了专业技能模块考核细则,分别设计课程内容,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考核,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学校还根据教育部的要求,积极推进学生实习模式改革,调整了2016级技能部学生实习时间安排、组织形式,提前筹划,认真考察实习企业;通过设立实习班级、选派实习指导教师等形式,加强了实习跟班管理,确保了跟岗实习的安全、质量和效果。现在,学生已顺利完成为期3个月的跟岗实习,转入了为期6个月的顶岗实习。
“现在,这所学校与企业无缝对接,学生的岗位适应期也缩短了。学生在各个岗位上都能快速适应工作岗位需求,深受我们用人单位的欢迎。”在谈到该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生在企业跟岗实习的表现时,山东雁翔机电工程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罗轩说。
随着办学水平的提升,学校先后承办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网络空间安全赛项说明会暨模拟训练赛、2018年全国智能制造职业技能比赛动画片制作赛项、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网络空间安全赛项等重大赛事。
“置身全社会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工程
的大环境中,面对广大家长和学生对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需求,面对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渴求,学校将继续坚持‘德立身、技立业’的办学理念,以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为目标,以加强内涵建设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为国家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该校校长王卫东满怀豪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