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院校传真 教育惠民不“打烊” 延时服务暖人心 信息快递 非遗传承进课堂 莱芜实验小学“探路”人工智能教育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师生爱上“学习强国” 在科技创新路上执着前行

第3版:院校传真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院校传真
03

在科技创新路上执着前行

——记青岛滨海学院教师陈立刚与机器人创新团队

□ 本报通讯员 刘志明 霍达

青岛滨海学院有一个机器人科技创新团队。10多年来,由团队成员研发设计的作品多次在省、市级竞赛中获奖。仅在2018年10月举办的第七届山东省高校机器人大赛上,该团队就获得一等奖8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7项。

在青岛滨海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的科技创新实验室里,记者采访了科技创新团队指导教师陈立刚。一见面,他便自豪地向我们展示了科技创新团队近年来研发的项目:“这是一款四足机器人,可以跳舞、行走。”这款机器人是陈立刚设计制作的,在第七届山东省高校机器人大赛中获得竞技类一等奖。

谈及这些科技创新项目,陈立刚如数家珍。他说,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这支成立了10多年的学生创新团队,是团队集体科研的成果。2008年,刚参加工作的陈立刚就带领学生们做实验,搞科技创新。转眼之间,他已经将10多年的青春奉献给了这支团队。

这支创新团队的学生更掩饰不住对陈立刚的尊敬,亲切地称他为“定海神针”。“陈老师是整个团队的掌控者。创作中,无论我们遇到多么困难的问题,陈老师总能想办法帮我们解决。只要陈老师在,我们在创作上就有信心和动力。”为方便与学生沟通,除平时的固定教学时间外,陈立刚经常舍弃周末和节假日,与学生们一起交流和研究。只要学生有问题,他就会第一时间赶到学校。

为参加比赛,学生们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从组建团队到组织集训,陈立刚和学生牺牲了假期,总结竞赛经验,不断提升学生的编程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以最好的状态参加比赛。谈到学生们的进步与成长,陈立刚欣慰地说:“我看到了学生们的进步。在比赛中,他们完全可以主导比赛进程,对掌握的技能运用自如。这要归功于学生在课下的勤奋练习。”

青岛滨海学院能在全省机器人比赛中屡创佳绩,同样离不开刻苦勤奋的机电工程学院学生团队。

“在各校的参赛队伍中,不乏实力强大者。而我们青岛滨海学院学生的优势非常突出,那就是有扎实的基本功和刻苦学习的精神。我们的学生有钻劲,只要发现有一点做不好,就想办法改进。”讲到这里,陈立刚喜上眉梢。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毛金宇,已经多次跟随团队代表学校参加机器人大赛。谈到参加比赛的初衷,他说道:“我们每年都参加山东省高校机器人大赛。每一届比赛,学哥学姐们都会带着学弟学妹们参赛。团队按每个人的特点合理分工。女生心细、表达能力强,就做文案、PPT,当解说员;男生动手能力强,就负责硬件制作和编程。因为每个人都用心付出,我们才取得了今天的优异成绩。”

近5年来,陈立刚所在的科技创新团队共获得省级一等奖35项、二等奖36项、三等奖40项。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