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健康生活 每临大事有静气 母亲的擂茶 娇艳 须慎食的新鲜瓜菜 让病根儿随风筝放出去 骑着单车去春游 广式腊味煲仔饭

第7版:健康生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健康生活
07
【健康生活】

让病根儿随风筝放出去

□ 邬文

又到了放风筝的季节。人们通常认为,放风筝仅仅是一种娱乐活动;其实,它还是一种进行康复治疗的方法。古人称之为“放晦气”。

对于春天放风筝这件事,曹雪芹在《红楼梦》里有着刻意的描绘。在第七十回里,林黛玉放风筝的景象赫然映入眼帘。暮春时分,史湘云看到窗外柳絮飞舞,心有所感,便题了一首《柳絮诗》,叫黛玉、宝玉一起来填词。这时,只听得窗外竹子上一声响,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众人吓了一跳。原来,是一只“大蝴蝶”风筝挂在竹梢上了。紫娟想去捡起来,探春笑道:“紫娟也太小气,你们一般有的,这会儿拾人走了的,也不避个忌讳?”黛玉笑道:“可是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放晦气。”在黛玉的提议下,宝玉、黛玉、宝钗等人欲去大观园放风筝。宝玉打发小丫头去取大鱼风筝,小丫头说:“晴雯姑娘昨日放走了。”宝玉道:“我还没放一遭儿呢!”探春笑道:“横竖是给你放晦气罢了!”后来,黛玉的风筝放上了天。众人都说:“林姑娘的病根儿都放出去了,咱们大家都放了罢。”

在我国,放风筝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春秋时期,鲁班首创了“木鸢”。这是最早的风筝。后来,人们以纸代木,称之为“纸鸢”。曹雪芹对风筝颇有研究,是个精通风筝制作和引线乘风的行家,曾编著《南鹞北鸢考工志》,专门介绍风筝的扎、糊、绘、放四大技艺,因此能在《红楼梦》里淋漓尽致地写出放风筝的逼真场景。曹雪芹又是医学专家,他写的“让病根儿随风筝放出去”,从健身、康复的角度来看也具有科学道理。

放风筝能促进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漫漫严冬,人们长时间闷在室内,不免感到压抑。春光明媚之时,室外便会出现饱览春光的人。此时放风筝,既可领略春色,又能活动筋骨。放风筝选择的地点一般在郊外、山坡或广场等开阔的场地。牵一“线”而动全身,动静有致,张弛相间,使全身上下得到活动,上肢犹如拔河,下肢好比跳舞,对健康大有裨益。同时,放风筝能沐浴阳光,在人烟稀少之处呼吸含有丰富氧气和负离子的新鲜空气,有利于防治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

放风筝有利于养性固志。放风筝时,风筝随风飘摇,手要随风力大小而收线、放线,脑要随风筝位置的高低、左右而作出反应,手、脑协调,随时对风筝作出调整。此时,观筝聚神,眺远处之目标,闻近处之花香,心平气和,烦恼、忧愁会一股脑儿地随风而去。放风筝对调节脑力劳动者的生活很给力,对精神抑郁、神经衰弱、老年痴呆者有促进康复的效果。

放风筝有利于护眼明目。放风筝时,极目苍天,碧穹中的风筝摇曳翻滚、忽高忽低、时左时右,眼睛随着目标不断转移,能有效调节眼部的肌肉、神经,对减轻视力疲劳、预防近视有很大的好处。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