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热爱劳动的基因植入学生心灵
——东营市胜利运输小学劳动教育活动掠影
学生们信心满满地设计图案、搭配颜色、选择水果,然后剥橘子、削苹果、切猕猴桃……那专注的神情、认真的模样、成功的喜悦,绽放出别样的光彩与幸福。这是日前东营市胜利运输小学“劳动托起我的梦”主题活动中的一幕。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就重视和加强劳动教育作出重要论述。新时代如何让劳动教育在校园落地生根?东营市胜利运输小学对此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尝试。
聚智融情,“家政存折”长能耐
“周末的早晨,清脆的闹铃声传来,我一改往日的懒散,精神抖擞地起床了。今天,我当家!”二年级3班学生刘紫涵在日记中写道,“吃完早饭,妈妈拿出100元采购金递给我。我既激动又兴奋,握紧手里的百元大钞,和妈妈一起向菜市场进发。市场里的叫卖声此起彼伏。我们先来到水产区。看到张牙舞爪的螃蟹时,我的脑海里立马浮现出肥美的蟹肉,忍不住咽了一下口水。可是一问价格,天啊,太贵了!要是买了螃蟹,就没钱买别的东西了。我们又来到水果区,我看到了弟弟最喜欢吃的杧果。一问价格,每斤9元,有点贵。我便像妈妈平时买菜那样讨价还价,最终以每斤8元的价格成交。我们又接连买了草莓、香蕉、花菜、西红柿、黄瓜,满载而归。一次市场采购,前前后后忙活了1个半小时。原来,当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 ”
刘紫涵日记中所写的,正是《东营市胜利运输小学一至五年级学生家务劳动建议》中,学校推荐给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家庭劳动教育内容。学校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提出以下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从本年级劳动建议中选择2个以上家务项目,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实践,使之成为长期性、常态化的行为习惯;孩子一开始做不好,家长可以给予帮助和指导,但切不可包办代替;当孩子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家长要帮助孩子克服惰性心理,做到持之以恒;请家长用手机、相机等记录下孩子的劳动场景,发送到班级群里交流分享,方便班主任随时掌握活动进程与效果;学生每天实践后,在自己的《家政存折》上记录劳动项目和时长,并请见证人签字。
现场展示,专场比赛激情趣
为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并且促使他们立即行动起来,在劳动建议提出3周后,校大队部开设了“家务劳动推进周”,举行“劳动托起我的梦”专场比赛:星期一是一年级学生穿脱衣服比赛,星期二是二年级学生叠被子比赛,星期三是三年级学生制作水果拼盘比赛,星期四是四年级学生缝扣子比赛,星期五是五年级学生捆书比赛。这些比赛项目都是学生该做并且和生活密切相关的。
“上周四下午,我们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缝扣子比赛。” 四年级1班学生庄坤兴奋地说,“一下课,我们都忙碌起来。有的同学拿着针穿线,有的同学拿起笔在布上画图案,有的同学拿起扣子就缝——嘻嘻,针上没线!”
庄坤拿起一枚扣子,按照图案缝起来。扣子上的孔太小了,从布的上面向下穿针很容易,可从下面向上穿针却很困难。“哎呀!”一不小心,针扎到了手指。他忍着疼痛继续缝下去。试探了五六遍,总算把针穿到扣眼里了!
“时间到!”随着王老师一声令下,整个班级恢复了平静。庄坤把“梅花图”摆在桌上,其他学生也陆续把“北极熊”“太阳花”“北斗七星”摆出来。“这真是一场技术与实力的大比拼啊!” 庄坤感叹道。
学校要求每名学生都参赛,否则就给班里扣分。为取得好成绩,学生天天在家练习。这一下,可把家长们乐坏了!二年级一名学生以前每天早晨都赖床,家长为此而发愁。自从开展主题活动以来,这名学生像变了个人儿似的,每天都早早起床,并且把被子叠起来。
教师每天都提醒学生干家务,对年级比赛项目更是倍加关注。同时,鼓励家长把孩子做家务的过程拍下来或录成小视频,发到班级群里,分享给大家。一时间,“你在家里干啥了”成了学生、教师、家长热议的话题,学生们的劳动热情空前高涨。
“家务劳动推进周”结束后,大队部倡议各班“自选项目、各显其能”。于是,以班级为单位的新思路、金点子纷至沓来,小到单项的“剥蒜”“系鞋带儿”“整理书包”等,大到综合的 “晒晒我的小卧室”“厨艺大比拼”“我是家长的好助手”,一场场、一幕幕,高潮迭起,异彩纷呈。
深化拓展,多元课程显特色
“劳动最美,一生相随。”学校为学生印制、发放了《家政存折》,记录每天的家务劳动项目和时长,班主任不定期抽查、提醒、点评。期中、期末,学校根据劳动总时长和班级特色活动,评出学校“家政优胜班级”和班级“家政小达人”,颁发劳动奖状。
近期,学校启动了“劳动精神观照下的小学校本课程研发及实施”课题研究,努力构建家庭劳动教育、学校劳动教育和社会劳动教育等多元课程体系。在家庭,依托《一至五年级学生家务劳动建议》,学生们争做“家政小达人”;在学校,人人有事做、个个有岗位,做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全覆盖;在社区,学生开展力所能及的学习与实践活动。通过这个体系确保小学段劳动教育的连续性,学校形成“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劳动教育特色。